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期鎮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是否向你宣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禁止各類毀麥事件發生的緊急通知精神,是否告知提醒你如有個人或者機構向你提出高價收購小麥青貯要第一時間向職能部門和鎮村報告?”靈璧縣黃灣鎮紀委工作人員在地頭向紅星村種植大戶問道。
“今年麥子好著呢,我們村沒有發生毀壞麥田的情況,肯定會有個好收成。”正在農田里忙農活的張大爺起身回應道。
為確保麥田得到有效保護,靈璧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堅持點面結合,采用一線工作法,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在全縣范圍內排查毀麥現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毀麥行為的發生。
通過專項檢查,督促各相關職能部門、村紀檢員通過村廣播、微信群等,集中向種糧大戶、養殖大戶、草場經營主體等重點人員宣講糧食安全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禁止各類毀麥事件發生的緊急通知精神,確保夏糧顆粒安全歸倉。
各鄉鎮紀委統籌監督力量,通過隨機走訪和電話訪談等,對各村種植大戶、養殖大戶進行訪談,掌握第一手資料。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各行政村,進一步壓實屬地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做到在源頭上嚴防、在環節上落細、在方法上務實,護航麥田保護,確保夏糧穩產豐收,維護農民群眾利益。積極實行網格化管理,守住田間、地塊,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嚴防毀麥、機械進村收割小麥青貯情況。
通過開設舉報電話,宣傳推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在鎮村各站所設“辦不成事”舉報箱,開展廣泛宣傳,動員群眾參與監督。
“如今,田間地頭麥浪滾滾,長勢喜人,豐收在即。我們將持續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監督檢查,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一經發現有毀麥行為,將迅速進行查處,嚴肅問責。”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