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企業在收購生豬屠宰過程中,要對病害豬進行無害化處理。按照相關規定,地方財政要對病害豬的處理給予養殖戶一定的經濟補貼,但是從2019年開始補貼發放就時斷時續……”今年3月,淮南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與相關企業座談交流時,該市某一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負責人說出了自己的難處。隨后,市紀委監委立即督促相關部門履職盡責,將34萬余元補貼足額發放到位,幫助企業解決了難題。
市紀委監委把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作為持續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立足職能職責,從“政務服務、執法監管、政商關系”三條主線入手,深入推進“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開展情況的監督,將監督“直通車”駛入一線。活動中市級領導走訪企業278家,收集解決問題286個(件),其他單位領導班子走訪企業279家,收集解決問題143個(件)。通過收集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企業意見建議、暢通投訴舉報通道等方式,把脈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轉變作風、提升效能。
市紀委監委印發《關于加強監督推動全市進一步改進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的工作方案》,制定《淮南市紀委監委“一改兩為”監督執紀重點任務清單》,明確要求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抓總,統籌抓好貫徹落實。建立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聯系紀檢監察室和派駐(出)機構協助配合的“1+1+N”分工落實的作風建設機制。聚焦干部作風、政策落地等問題,督促職能部門加強“12345”政務服務熱線建設,嚴格規范落實受理告知、限時辦結、實名反饋等程序,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我們公司2014年因淮南鳳臺經濟開發區區劃調整至八公山區,園區企業土地使用稅從每平米5元調整至12元,欠繳了2014至2017年土地使用稅,稅務部門將企業由原來的納稅等級B級,降為C級,導致我們辦理對外招投標及其它業務受阻,近兩年公司逐步將欠繳稅款補交完畢,希望稅務部門將納稅等級重新升級。”在淮南市眾興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走訪時,企業負責人反映。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了解此事后,高度重視并督促協調解決,目前企業等級已經恢復B級。走訪活動期間,市紀委監委以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的充分發揮,當好市委的參謀助手,認真協助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刀刃向內”,聚焦“庸懶散奢”等問題展開專項整治,切實解決部分黨員干部在服務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工作效能,讓政企關系“清”上加“親”,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證。堅持問題導向,對發現及反饋的問題全部實行臺賬化管理,確保無遺漏。對收集企業反映的59個具體問題,向6家縣區(園區)、14家市直部門發出督辦函23份,解決問題50個,未能解決的9個問題已經做好政策解讀工作。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們反映的企業助保金問題,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給徹底解決了,真是為企業辦了件大實事。”安徽華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發自內心感嘆。
為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淮南市紀委監委多次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座談走訪,聚焦市場主體在準入、準營、運營、退出等環節的堵點難點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拿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實際舉措。出臺《淮南市紀委監委關于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工作意見》(以下簡稱《工作意見》),提出構建“1+10+10+1”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體系,以干部作風建設為抓手,緊盯企業和職能部門兩大主體,以剛性監督和柔性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溯源開展作風體檢,既圍繞減稅降費、減租減息等廉政風險易發環節查問題、破難題,又推動各項紓困政策直抵基層、惠及企業。
“我們堅持從企業源頭找問題、從政府部門找原因,真正找準企業發展的難點、痛點和堵點。要求黨員干部既清清爽爽用權,又傾情傾力服務,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認真分析研判,精準查找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把推動問題解決、改進工作作風作為落腳點,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切實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添薪續力。”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