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委有聲音,紀檢監察有響應;黨委有部署,紀檢監察有行動。自年初全省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大會召開后,蚌埠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聚焦“一改兩為”任務落實,以實際行動強化作風建設,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切實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制定落實蚌埠市紀檢監察機關政治監督工作舉措和專項監督工作規程,緊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減稅降費、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等開展監督檢查50余次,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變相執行等行為,確保各項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落實落細,重點對各縣區兌現市級涉企補貼資金緩慢問題進行督促整改。委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圍繞“審批難”“配套難”“招商難”“融資難”“用工難”“保障難’等突出問題深入14家市直單位開展調研督導,提出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惠企政策意見建議,并形成調研報告。
推動項目實施“提速增效”。出臺《市紀委監委機關與市委督查考核辦公室關于在重大項目推進中作風問題線索移送調查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配合,提升督查質效,推動項目高效實施。針對今年一季度11個招商項目推進緩慢問題,牽頭成立督導組,開展項目督查,發現懷遠縣通亞公司注塑機生產項目等7個進展緩慢項目推進中存在不擔當、不務實、不守信等作風問題12個,形成督查情況通報,在全市“工招園”會議上予以通報,并將對通報中的作風問題啟動追責問責程序。
推動企業訴求“馬上就辦”。推深做實委領導班子聯系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制度,深入一線走訪調研,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53條,及時分類處置。篩選30家企業設立“營商環境監督哨”,常態化聽取企業訴求反映。用好用足“96388”營商環境監督專線平臺,跟進下發加強宣傳推廣的通知,進一步提升專線知曉率、使用率。截至目前,已受理涉企投訴36件,督促辦結20件,解決企業問題14個,幫助企業追回政府拖欠賬款346.4萬元,處理7人。同時,緊盯企業反映強烈的職能部門無依據要求企業委托第三方開展服務現象深入摸底排查,推動清理違規增加企業負擔等行為。
推動政商交往“親清有度”。制定實施《蚌埠市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細化政商交往中的10項正面行為、10項負面行為,為廣大干部服務企業、與企業家正常交往劃清“安全區”,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與企業交往中做到“親”不逾矩、“清”上有為。深入推進損害營商環境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持續開展涉企線索大起底、大排查,共計梳理涉企問題線索74條,建立專門臺賬,強化跟蹤管理;建立涉企線索處置“綠色通道”,篩選可查性強的問題線索進行重點督辦或提級辦理,目前已辦結56件,對政商交往失常、損害營商環境、侵害市場主體利益的31人進行嚴肅查處。
“營商環境反映著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我們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國之大者’,緊盯黨中央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部署要求,推深做實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一線開展監督,及時發現、糾治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并著眼標本兼治,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確保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