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總體要求,強化日常監督,濉溪縣紀委監委推行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鎮園區紀(工)委日常聯系、協作配合、一體聯動、貫通融合的監督模式,通過整合力量、優勢互補,將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有力推動日常監督從有形向有效轉化。
堅持目標導向,突出聯動優勢。縣紀委監委探索運用“室組地”監督模式,將6個紀檢監察室、21個派駐紀檢監察組、13個鎮園區紀(工)委,統籌劃分為4個聯動協作區,每個協作區由1名副書記分管指揮協調,1名委班子成員協助,1個紀檢監察室牽頭抓總,搭建起固定的“室組地”聯動協作平臺,發揮“室”專業能力強、“組”熟悉行業特征、“地”熟悉村組情況的優勢,形成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整體聯動高效的工作格局。
堅持問題導向,優化聯動機制。針對“室組地”聯合監督和辦案中存在時效性不強、安全責任不到位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建立“全鏈條”工作機制,從解決統籌協調、職能定位、聯動權限、運行機制、規范管理等方面著手,建立日常管理、日常監督、交叉檢查、線索辦理、聯合辦案、問題線索督辦、定期例會等工作制度,打破各監督主體間的壁壘,打通日常監督和案件辦理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和斷點,實現監督信息的融合共享,促進日常監督全覆蓋。
堅持效果導向,凝聚聯動合力。縣紀委監委采取“專兼掛”三種監督監督方式,“專”即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園區紀(工)委各自履行職責范圍內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職責;“兼”即按照“室組地”聯動機制要求,通過交叉檢查、協作辦案,履行協作區內工作職責;“掛”即根據各專項行動監督重點,將相關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園區紀(工)委納入專項行動工作組,履行專項行動職責。通過監督力量統一融合、辦案力量統一調配、審查調查統一實施,實現日常監督精準化、長效化。
“‘室組地’聯動協作后,那些反映問題嚴重、案情相對復雜,以及一把手監督、同級監督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人介紹,“室組地”聯動實行統一指揮協調、統一力量調配、統一線索管理,在委機關科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巡察機構和鎮園區紀(工)委之間建立信息共享、分工明確、協同配合的協調聯動機制,由原來的“單打獨斗”升級到現在的“團兵作戰”,更好地推進日常監督常態化,增強“三不”疊加效應。
“在協作區內部,通過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鎮園區紀(工)委交叉監督、推磨監督等方式,有效解決了熟人監督抹不開面子等問題。”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提及“室組地”聯動時深有感觸,“中秋、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期間,我們整合力量、排除干擾,每天突出一個檢查重點,做到了節假日監督全覆蓋、不間斷,寸步不讓‘糾四風’。”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揮‘室組地’協調聯動優勢,攥指成拳同向發力,確保聯出質量、聯出效率,把聯合優勢融入成果轉化,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日常監督工作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濉溪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