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太方便了,只要點開手機上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就可以看到社區資金使用情況,這讓我們老百姓很放心。”近日,在蕪湖市灣沚區灣沚鎮東湖社區,居民江英武對“監督一點通”平臺連連夸贊。
只要輕輕一點,江英武不僅可以查詢各種信息,如果發現違規使用資金問題,還可以一鍵投訴,確保社區廉潔行政、規范辦事、信息透明。
為深入推進勤廉村居建設,強化社會監督力度,灣沚區充分發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用,將困難救助、低保養老、工程建設等領域的惠民資金發放情況放在網上公開“晾曬”,讓“紙上監督”變成“指上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崔阿姨,2021年第四季低保補助是2895元,您收到了嗎?”民主社區紀檢委員張鳳雛在困難群眾崔靜雯家詳細詢問著。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廉政建設,將監督延伸到最基層,灣沚區全區5個鎮85個村(社區)均配備了村級紀檢委員,發揮該群體熟悉村情民意、參與基層治理的優勢,賦予村級紀檢委員隊伍對涉農政策落實、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開展監督檢查的職責,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對相關村兩委干部進行提醒談話,抓早抓小,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只要發現社區里的資金使用審批程序不規范,一些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我都會第一時間進行提醒。”張鳳雛說。
在灣沚鎮桃園村、陶辛鎮沙墩村、花橋鎮九十殿村等多個村莊,“廉以養德、儉以修身”“水以清為貴,人以廉為尊”“清正在德,廉潔在志”……文化墻上廉潔名言警句格外醒目。
灣沚區將宜居之美與廉政文化有機結合,通過將廉潔標語、格言、村規民約“曬上墻”,建設廉潔文化廣場、廉潔文化長廊等“廉陣地”和設立農家書屋“廉政書角”等,打造寓廉于景、廉景相融的“勤廉村居”,廣泛營造崇廉尚廉氛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爭做廉潔自律表率。
“下一步,我們將以‘監督一點通’平臺推廣運用為抓手,進一步強化紀檢隊伍培訓,濃厚廉潔文化氛圍,形成多元化、網絡化的監督格局。以嚴的主色、正的本色,突出鄉村振興清廉底色。”區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