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開展,這是對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裝,是對紀律作風的一次再檢閱、再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廣大黨員干部要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擺正公與私的位置,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中正公心、守公德、行公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糾“四風”、轉作風、樹新風。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黨性問題的根本是立場問題,是黨和人民立場的生動體現。我們黨自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堅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性原則,始終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特立,一生低調行事無私奉獻;“絕不向組織多提要求”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勤儉愛國奉獻一生。黨性原則決定了黨員干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做到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這不僅是提高黨性修養的政治要求,也是正確處理公與私的基本準則。
“人心之病,莫甚于一私。”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做人尤其是黨員干部,一旦“私病”纏身,公私不分、假公濟私、損公肥私,必然導致思想行為偏離黨的正確政治方向,損害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最終會“消瘦”得失去人形。現實中,少數黨員干部錯誤地將公與私攪在一起,所言所行嚴重違背黨的宗旨和要求,公私混淆、先公后私,甚至將私利凌駕于公利之上,為了一己私利,嚴重損害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究其根源,是公私不分、私欲熏心作祟的結果。
“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擺正公私二者的位置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久久為功、常態長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黨員干部深刻檢視剖析內心深處的公私觀提供了契機,我們要常補精神之鈣,堅持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在理論學習中接受精神洗禮,打掃思想灰塵,祛除思想雜質,不斷深化認識、提升黨性修養。要常思紀法之嚴,以黨章黨規黨紀為鏡,秉公用權、嚴格自律,不以私事誤公務、不拿原則還人情、不把喜好當標準、不讓關系成羈絆,做到行有所止、欲有所制。要常念干事之責,在公私問題上頭腦清醒、立場堅定,牢固樹立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認真履職盡責,恪守黨性原則,始終做到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葉集區紀委監委 王荷娜)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