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近日發布通報:吉林省政協原副主席張曉霈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該通報再次給全體黨員干部尤其是已經或臨近退休的黨員干部敲響警鐘: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退休不是“保險箱”,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幸!
正風肅紀零容忍,執紀執法無禁區。退休絕不是進入違紀違法“保險箱”。領導干部可以有退休之日,但黨紀黨規沒有退休之時。退休只是離開了工作崗位,但黨紀國法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絕不會止于退休。
在持續反腐高壓態勢下,近年來倒在“退休前夜”甚或退休后被查的黨員干部不在少數。退休后依然“落馬”,警示個別迷戀權位的公職人員,不應該貪戀權力的“余溫”,必須闖過思想和行為上的三關,才能走好官場生涯的最后一步,才能保得住名譽上的晚節。
要常學常記,筑牢思想關。古語云“人之將老,戒之在得”,毛澤東同志認為革命者應當于“改造整個社會”中同時徹底“改造自己”。作為臨近退休的干部,閱歷豐富,思想深邃,更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通過學習持續深化對廉潔自律的認識,在工作和生活中堅持原則,越到“最后關頭”越不能有“僥幸心理”,越要筑牢廉潔自律的思想防線,將錯誤的想法“拒之門外”。
要遵規守紀,把住行動關。人會退休,黨紀國法從來不會退休,作為臨近退休的干部,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只有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堅持原則、守住底線,才不會觸碰黨紀國法的“雷區”。只有始終保持謹小慎微、勤勉盡職的態度,工作和生活中才不會“因小失大”,才不會“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須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一時的放松警惕,可能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
要樹好形象,護好名節關。“名節重于泰山”,對臨近退休的干部來說,尤為如此,俗話說“一日得失看黃昏,一生成敗看晚節。”在一定時間里守住思想防線或許不難,難的是在經歷風雨洗禮和“糖衣炮彈”攻擊之后,仍然始終保持思想行為防線不失守。必須克服“船到碼頭人到站”的懈怠思想,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做到慎初、慎微、慎終,站好最后的一班崗,才能為自己的官場生涯劃上圓滿的句號。
反腐斗爭沒有休止符,任何干部都不要幻想退休以后可以逍遙法外。干部要想“安全著陸”,就必須安全“駕駛”。“安全著陸”絕不是靠碰運氣、憑關系,而是要恪守為官底線,算清人生大賬,只有時刻管住自己的手腳,方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泗縣紀委監委 劉站)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