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受處分后,我一直有思想包袱,總擔心會被身邊人‘另眼相看’。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與我談心談話,鼓勵我,我會吸取教訓,強化自律自省,努力踏實工作……”日前,靈璧縣禪堂鎮李言村一名受處分黨員李某在接受禪堂鎮紀委工作人員關愛幫扶時感慨道。
靈璧縣紀委監委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始終保持“懲”的力度,積極探索“治”的途徑,充分發揮“救”的效能,加強對受處分人員的后續關懷教育幫扶,引導其認識錯誤、卸下包袱、保持干事創業激情,助力實現紀律審查、問責處罰及關懷教育幫扶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我們結合受處分人員的工作職責、違紀性質、受處分類型、個人思想動態、性格特點及家庭情況等內容,量身制定個人《關懷幫扶實施方案》,指定關懷教育幫扶人,實行一對一關愛幫扶,切實把關愛幫扶工作做到點子上、做進心坎里。”縣紀委監委案管室相關同志介紹,各級紀檢監察機構多措并舉,采取過“政治生日”、參加主題黨日活動、面對面談心談話等關愛幫扶舉措,促進受處分人員從“有錯”向“有為”轉變,確保組織關懷有溫度、教育管理有深度、幫扶措施有力度。
處分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靈璧縣紀委監委把加強對受處分人員教育監督管理,作為做深做實做細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環。堅持懲戒與教育齊抓、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原則,扎實開展關愛幫扶,了解掌握受處分人員思想和工作狀態、認識錯誤的態度及改正錯誤的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切實幫助受處分人員提高認識、改正錯誤,教育引導受處分人員消除不良情緒,化解消極因素,實現教育人、挽救人、激勵人、幫助人同步發力,讓有“違”干部變有“為”。
關愛幫扶不能“一訪了之”。縣紀委監委建立關愛幫扶臺賬,將對象情況,所在單位、干部群眾對其現實表現評價,對所犯錯誤的認識等信息逐一登記,對思想認識有誤區、工作消極怠慢的人員,持續跟蹤關注,確保每一名受處分人員不“掉隊”。2024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構關愛幫扶受處分人員250余人,開展幫扶教育390余次,真正做到既“把脈問診”又“對癥下藥”,切實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常態化開展‘關愛幫扶’,為受處分干部‘解心結’‘卸包袱’,真正實現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懷有溫度,在嚴管厚愛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