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蚌埠高新區紀工委監察辦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中,因地制宜精準施治,注重推動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貫通協同、監督與監管協調聯動,“查、改、治”一體發力,推動健全完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著力實現從靶向監督、重點懲治向系統施治拓展。
以案件查辦為突破口,該區紀工委監察辦對近年來信訪舉報、審計監督等有關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線索大起底,同時聯動信訪、審計、財政等相關部門,擴展線索來源渠道。依托“區紀工委監察辦+紀檢監察協作區+鄉鎮紀(工)委”立體作戰模式,及“雙周調度”、“紅黃”雙色預警機制等,高質高效處置相關案件線索。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共處置農村“三資”管理問題線索15件,立案7人,處理處分16人。
針對專項整治發現的財務賬目底數不清、數字不準、責任不明等突出問題,督促區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治理,重點圍繞財務管理、資產管理、資源管理、項目管理、專項清查問題整改等六個方面,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分類處置、邊查邊改。同時,督促針對資產處置不公開、資產侵占不歸還等問題,加強資產調查、嚴格臺賬管理,對存在問題限期整改。
同時,該區紀工委監察辦堅持查辦案件與突出問題整治相結合,針對專項整治發現的管理和制度漏洞,向區鄉村振興局下發監察建議書,推動區鄉村振興局完善《高新區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及各鄉鎮制定《財務管理意見》機制,健全監督體系。系統梳理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典型案例,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觀看專題警示教育片、編發警示教育讀本等形式,以身邊案教育身邊人。依托信息化手段,督促區鄉村振興局發揮蚌埠市農經綜合管理平臺作用,實行村級民主決策、鄉鎮審核備案,要求轄區村(社區)“三資”合同簽訂后錄入平臺,充分運用平臺功能強化全鏈條監管,提高信息化、規范化水平。
此外,該區紀工委監察辦還通過探索建立小微權力清單、政治監督活頁“三本臺賬”,提級辦理問題線索、完善片區協作等工作機制,著力構建村級“一把手”權力運行監督制約體系,提升基層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