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夏日的懷遠縣包集鎮艾草種植基地綠浪翻滾,特有的清香隨風浮動。田間地頭,村民們正忙著給成片的艾草澆水、除草。“端午節前第一茬艾草就能收割,平均每畝產干全草約1500公斤,畝產值可以到達3000元以上,現在線上線下訂單不斷,村里的大姐們月收入都能到三四千元!”基地負責人話語間透著欣喜。然而,這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并非一蹴而就。
此前,包集鎮紀委在鄉村振興專項督查中發現,艾草產業因種植技術落后、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導致導致畝產僅800公斤。督查組深入田間地頭調研后,聯合縣農業農村局、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組建專家專班,推動建立“專家結對幫扶”機制。通過引進優質種苗、推廣科學輪作技術、組織農戶培訓,使畝產實現翻番。如今連片的艾草不僅承載著豐收的希望,更帶動周邊村集體年均增收15萬余元。
今年以來,懷遠縣紀委監委緊盯縣域特色產業,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始終靠前監督,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立足艾草特色產業鏈條長、參與主體多的特點,該縣紀委監委發揮“室組地”聯動優勢,緊盯惠農補貼發放、農資供應保障、農業技術服務、收益分配等環節開展“嵌入式”監督,確保村集體分紅、農戶收益按時足額到賬。督促鎮政府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模式:企業統一提供種苗、保底收購,合作社組織標準化種植,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田間務工、訂單分成“三增收”。目前,包集全鎮艾草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同時帶動周邊鄉鎮進行種植艾草約3000畝,解決了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體的艾草管護隊伍180余人就業問題。
“發展特色產業是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夯實縣域經濟根基的重要引擎。”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聚焦產業鏈條中的堵點、難點精準發力,通過構建全鏈條監督機制、壓實主體責任、推動政策落地,以監督實效破除發展壁壘,護航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筑牢產業根基。(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