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與承租方重新簽訂了租賃合同,以前拖欠的租金也收繳上來了。”靈璧縣婁莊鎮淹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對前來回訪的婁莊鎮紀委工作人員說道。
日前,靈璧縣紀委監委在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整治工作中發現,淹周村經濟合作社與土地承租方簽訂的村部小學房屋出租合同存在合同簽訂主體不規范、未及時繳納房屋租金等問題。婁莊鎮紀委立即對該村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督促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與當事人協商重新簽訂租賃合同,并加大催繳租金力度。最終,追繳村集體土地租金1.56萬元,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合同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要載體。宿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規范合同管理為切入點,聚焦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簽訂主體不規范、合同價款不合理、未及時履行合同等關鍵問題,聯合農業農村、財政、司法等部門成立專項督查組,深入村居,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個別談話等方式,對村集體“三資”合同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詳細臺賬,做到資金賬目清、資源分布清、主體歸屬清、債務債權清,確保整治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充分發揮“室組地”聯動監督優勢,強化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按照“一合同一方案”的原則,逐一剖析問題根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同時,對整改過程中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追究問責,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問題解決,切實維護村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為從源頭上堵塞監管漏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剖析日常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中發現的制度缺失、監管乏力等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從完善制度機制著手,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推動完善《村級集體合作組織資產處置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關合同示范文本》等制度規范,督促職能部門明確合同基本要求、管理流程,制作各類經濟合同標準模板,補齊短板弱項,織密村集體資產“防護網”,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規范化發展。
“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管理是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合法合規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宿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凝聚監督合力,延伸監督觸角,以執紀問責清病灶,以建章立制補短板,守好村集體“錢袋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