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去年金沙鎮中塢村村口涼亭因建成不久便倒塌,村民對此反映強烈,一度成為‘鬧心亭’。事發后,我們迅速查清涼亭倒塌的原因,推動鎮黨委盡快高質量恢復重建,并將其命名為‘清風亭’。”績溪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協作區(以下簡稱協作區)工作人員到中塢村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時表示,將督促村黨支部把“清風亭”打造成為廉潔文化宣傳的前沿陣地和人民群眾議事的“暖心亭”。
2022年以來,該縣各協作區用好用活所聯系鄉鎮文化資源,深挖蘊含其中的廉潔元素,圍繞“一區一品”特色品牌創建,個性化定制宣傳套餐,用好李夏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家風家訓綠道等陣地載體,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充分發揮廉潔文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通過參加活動,不僅再次重溫李夏同志先進事跡和皖南紅色革命歷史,更讓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靈魂洗禮。作為一名新時代年輕干部,今后我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參加第二協作區組織開展的現場警示教育活動后,長安鎮新入職青年干部金航感慨地說。據了解,第二協作區傾力打造廉政教育“傳承”展廳,并定期組織所聯系鄉鎮、村級黨員干部前往參觀,以基層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廉潔好聲音。
警示教育不能泛泛而談,應該量體裁衣。“針對所聯系鄉鎮近三年來黨員干部和監察對象賭博等違紀行為頻發現象,我們專門組織開展了‘現身說紀’活動。”結合所聯系鄉鎮實際,第二協作區將警示教育課堂搬進鎮村,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
同時,縣紀委監委把協作區打造成為“清風基地”,將其作為縣委黨校的現場教學基地,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向上向善,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2022年,全縣各協作區共開展廉政教育活動62場次,累計受教育2275人次;指導所聯系鄉鎮開展警示教育86場次,累計受教育3214人次。(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