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快看,鴨子媽媽帶著小鴨子們出來游玩啦!”近日,阜陽市潁州區七漁河畔,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漫步在游廊中。清澈的河水蜿蜒地流淌著,近岸處齊膝的菖蒲、稍遠處成排的垂柳在夏日微風中緩緩搖曳,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與水汽共同蒸騰出的清新味道,讓游人們在這個夏日里流連忘返。
水清、岸綠、景美,是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美好期待與向往,也是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的目標和方向。潁州區紀委監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推動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夯實筑牢潁州生態安全的紀律屏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把調查研究作為推動水系治理的‘金鑰匙’,指定專人負責跟蹤監督,和水利部門的同事們緊緊捆在一起、共同開展調研,用‘鐵腳板’去丈量潁州的溝溝河河。”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派駐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與區水利局組建專班,集中利用2個月的時間,深入全區26個水廠、108個村居、113條大中溝河流實地查看走訪,與群眾座談交流達1000余人次,不僅詳細了解掌握群眾客觀需求,更是確定了水系連通綜合治理的總體思路,以監督之“實”有效推動了水系之“治”。
思路厘清了,落實是關鍵。該區紀委監委緊盯黑臭水體治理、河道清淤、岸坡防護等關鍵節點,聚焦水系連通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健全完善“清單制+責任制”監督機制,區分項目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屬地政府,詳細列出各單位任務清單以及肩負的責任,從而推動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同頻共振、靶向發力。在區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該區現已拆除56處堵壩、清淤溝河68條、修筑防護岸坡18.5公里,建設小韋莊泵站、龍新溝泵站等控制性工程,讓水流重新自由奔騰。
在監督推動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的同時,對照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及省、市曝光問題整改,采取“嵌入式”“蹲點式”“下沉式”監督,持續開展“回頭看”“再監督”,壓緊壓實10名區級河長、146名鎮級河長、427名村級河長責任,進一步整合優化21家區直部門職責,著力構建“聯管聯控、共建共治、責任到人”的監管制度體系,有效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截至目前,全區共查處涉及水利、環境保護案件10件,立案2人,“第一種形態”處置7人,持續釋放震懾效應。
“水清岸綠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著力推動監督成果向質量成效上轉變,以常態求長效、以長效促長治,持續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新畫卷。”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