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一時糊涂動了歪心思,悔恨萬分,我愧對村民的信任,我認罪認罰。”這是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茅坦村委會原委員孫某在庭審現場懺悔的一幕。
近日,孫某挪用公款一案在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貴池區紀委監委組織全區20個鎮街道、墩上街道轄區內15個村(社區)從事養老保險收繳工作以及區人社局、區醫保局等相關崗位干部職工共65人旁聽庭審,“零距離”接受警示教育。
庭審現場莊嚴肅穆。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有序進行,再現了孫某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村民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違法犯罪過程,讓旁聽人員“沉浸式”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警醒。
“以前觀看警示教育片總感覺違法犯罪離自己很遙遠,今天參加旁聽庭審,看到昔日的同事坐在被告席上,內心深受觸動。”
“我們要以案為鑒,深刻汲取教訓,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嚴守底線、不越紅線。”
庭審結束后,參加旁聽庭審的干部職工紛紛有感而發。
將警示教育課堂搬到法院庭審現場,是貴池區紀委監委分層分類做深做實警示教育的具體實踐。近年來,該區紀委監委堅持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精準滴灌,持續放大警示教育震懾、警醒、教育疊加效應。今年以來,已針對性組織庭審旁聽5場,受教育黨員干部200余人。
與此同時,扎實開展以案促改促治,針對孫某案件暴露出的問題,分別向區人社局、區醫保局制發監察建議書,督促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工作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收而不繳、截留挪用問題,守好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并對監察建議落實情況開展跟蹤督導,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切實抓好整改,堵塞制度漏洞。
“警示教育承載著深刻的教育和引導功能。”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用好用活典型案例,挖掘警示教育資源,不斷拓展警示教育的深度、廣度,引導黨員干部摒棄“看客”心態,真正實現自我警醒警覺。同時,推動行業性、系統性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釋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