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懷遠縣雙橋集鎮瑞豐糧貿公司門口,工人們正忙著裝運糧食。“先前巡察組來走訪,發現廠門前懸掛著廢棄光纜,既阻礙車輛通行又存在安全隱患,當天就督促鎮黨委組織供電及通信部門現場核實勘查,沒幾天就完成了線路清理。”企業負責人指著整潔的廠區感慨道。
這樣的轉變不僅體現在看得見的廠區環境改善上,更延伸至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針對走訪發現的該糧貿公司收儲資金壓力大、存在資金缺口等問題,巡察組督促該鎮黨委搭建銀企對接橋梁,幫助該企業辦理貸款近200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激活了鄉村產業振興的“造血”功能。
“對村巡察的核心目標,就是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蚌埠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蚌埠,巡察干部挎著帆布包、揣著筆記本走村入戶已成常態。
在長淮衛鎮司馬村,60多個娃娃的讀書事牽動人心——老幼兒園是一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危房,環境惡劣且有較大安全隱患。巡察組現場勘察后,推動鎮里騰出同村空置校舍,孩子們搬進新園區,幼兒入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村民激動地為巡察組送去“真巡細察擔使命,排憂解難暖民心”等錦旗。
基層治理的中梗阻問題同樣被納入對村巡察視野。固鎮縣楊廟鎮張巷村曾經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干部對生活困難村民辦理低保事項推諉扯皮、“新官不理舊賬”。通過對村巡察,推動對低保申請對象進行重新核實、評定、公示、上報,并舉一反三,對全村低保對象進行重新核查。“這事給我們敲了警鐘,當干部不能當甩手掌柜。”現任村干部的反思檢查折射出對村巡察帶來的作風之變。
為企紓困、遷園護苗、低保核查——巡察組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撬動一片治理機制的完善。巡察組進村不繞彎子,專盯企業卡脖子的事、百姓堵心的事、干部撂挑子的事,如今在蚌埠鄉村,村民們說,現在有事知道去哪說、找誰辦。(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