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如今有了制度的硬性約束,村干部作風清廉了,廣大農民也心順了、勁兒足了……”談起近期宣州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級非生產性支出管理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區貍橋鎮紀委書記施光耀頗有一番感慨。
為嚴格控制村級非生產性支出,切實提高村級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水平,該區研究出臺《意見》,從制度層面健全完善村級非生產性支出管理和監督機制,使村集體能夠將有限的資金更好地用于經濟發展和公益事業支出,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據悉,為進一步深化民主管理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該《意見》對村級非生產性支出范圍,包括村干部報酬、交通差旅費、工作餐費用、日常辦公費等9類項目的支出標準、流程均作出詳細具體規定。同時,在支出審批管理上,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第一道關口”作用,要求所有支出必須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簽章審核,并由村委會主任審批,方可報銷入賬。此外,對上述9類項目進行分類,以“日記賬”的形式定期逐項逐筆在村務公開欄公開,第一時間接受群眾監督。
“2020年,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總量大,資金進出金額大、風險高,我區在對村非生產性開支進行規范性管理外,還因地制宜地要求各鄉鎮、街道根據《意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后,報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等4家單位審核備案并組織實施。”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面防范基層非生產性開支領域“村蠅”問題,區紀委監委還壓實各鄉鎮、街道對本轄區內的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主體責任,要求鄉鎮、街道紀(工)委每季度定期牽頭鄉鎮、街道“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農經站等部門開展村財務運行情況檢查,并實行非生產性開支預警處置機制。一旦發現開支增長苗頭、超額開支等問題,由鄉鎮、街道紀(工)委開展廉政談話,并督促整改;對發現超標準或違規開支等問題,由鄉鎮、街道紀(工)委介入調查、追究責任,嚴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頂風違紀行為。
“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和權力運行的薄弱環節在哪里,哪里就是清廉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格落實關于規范村級非生產性開支管理的有關規定,對發現落實不力、違反財經紀律和工作紀律的,堅決予以查處并公開通報曝光。”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