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沒想到你們不但幫忙解決了我嬸嬸的身份證問題,還幫助她解決了低保問題,這個月就能領上低保金了。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警察,為你們點贊。”日前,馬鞍山市和縣歷陽鎮清佛村居民武其仙給馬鞍山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民警朱宏勝發微信,對馬鞍山市公安為民解難題、辦實事表示感謝。
事情還得從馬鞍山市公安局警務效能監察中心開展的一次民意調查中說起,當時遠在遼寧的和縣籍人王云順便說了她舅舅家的煩心事:她的舅媽徐昆華,30年來都沒有換新的身份證,希望公安機關能幫助解決。
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的煩心事,就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點事。獲悉這一情況后,馬鞍山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立刻督促指導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治安支隊以及屬地相關公安部門開展實地走訪,定要將這件事辦實辦好,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殷切期盼。
原來徐昆華今年51歲,戶口在云南省紅河州,30年前嫁到和縣歷陽鎮,婚后沒回過老家,一代身份證早已過期,二代身份證按規定要回原籍辦理。但和縣到云南路途遙遠,舅母患病,往返需要有人陪同,舅舅年邁,唯一的孩子外出打工多年沒有回家,因此至今都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
按照現行居民身份證辦理規定,徐昆華應當回原籍辦理二代證,但現實又無法實現,唯一途徑就是將其戶口遷入和縣。在解決了誰申請、需要哪些材料、誰來幫她準備材料等問題后,《戶口準遷證》郵寄給誰辦理這個環節又出現了難題。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的紀檢監察干部們和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治安支隊、和縣公安局的民警們都沒有放棄,經多方打聽到徐昆華一個姐姐與武其仙偶有微信聯系。于是,民警通過武其仙聯系上了徐昆華的姐姐。在說明事由后,徐昆華姐姐回復稱她住院手術不久,無法幫助辦理。
此路不通,大家沒有放棄,又試著直接聯系當地派出所,經過與云南紅河州石屏縣公安局、寶秀派出所聯系說明情況后,當地警方同意將《戶口準遷證》直接寄至派出所,兩地警方聯手開展了跨越千里的“接力跑”。
5月8日,和縣公安局簽發了徐昆華的《戶口準遷證》。5月16日,云南寶秀派出所傳來佳音,已為徐昆華簽發了戶口遷移證。5月21日,徐昆華戶口順利在歷陽派出所落戶。6月10日,民警將身份證送到了徐昆華手中。任務完成,但民警沒有立即離開。
“我們還能做點什么?如何幫助改善徐昆華家的生活條件?”在歷陽派出所積極聯系協調下,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治安支隊主動與鎮村兩級進行了幫扶延伸。6月25日,徐昆華低保申請被和縣民政部門批準,從今年8月起,就能按月領取低保金。與此同時,徐昆華殘疾申請待專業醫院檢查后也將按照政策辦理。
據悉,馬鞍山市紀委監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通過扎實深入地“以干促學、學干結合”,讓學習教育落地生根,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聚焦群眾關切、緊盯民生領域“微腐敗”,強化日常監督,加強對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檢查,集中整治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有效推動了紀檢監察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市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的‘探頭’作用,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向更多民生領域推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馬鞍山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馬鞍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