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房屋年代久遠,木結構已經腐朽,周邊排水不暢,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有沒有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在白沙圩農民武裝暴動舊址,蕪湖市灣沚區紀委監委檢查人員詳細詢問文物保護情況,對現場發現的問題記錄在案,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制定維護方案。
據了解,灣沚區現有紅色革命不可移動文物5處。其中,白沙圩農民武裝暴動舊址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物年代為明清,是當時農民武裝暴動的組織、會議、活動聚集點。白沙圩農民武裝暴動是1928年中共安徽省委臨時委員會直接領導、在安徽土地上樹立起來的第一面農民武裝暴動旗幟,推動了安徽省農民革命的進程。
今年以來,蕪湖市灣沚區紀委監委把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列入日常監督重點,緊盯革命文物保護主體責任落實、有關項目審批、專項資金使用等方面,開展“點穴式”精準監督,對文物保護和利用的關鍵環節、關鍵人員以及風險隱患“把脈問診開方”,確保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件件有落實、事事有人管。
根據區紀委監委反饋的白沙圩農民武裝暴動舊址存在的房屋漏水滲水、木榫結構腐朽、框架歪斜移位、屋瓦部分崩裂等問題,區文物管理所開展定期安全巡查,聘請一名文物保護員進行日常看護,發現安全問題及時上報。編制了維修加固方案,正在向上級文保部門爭取維修保護專項經費。同時,區文物管理所舉一反三,制定了《灣沚區革命文物保護規定》、《文物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文物保護員管理細則》等規章制度,會同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等單位,進一步加強對全區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
“革命文物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紅色教育的生動教材,是黨史教育的最好課堂。”灣沚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強化對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的監督檢查,不斷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工作落細落實,讓革命文物熠熠生輝,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