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雅玲
總策劃:何毅亭
主編:甄占民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黨的歷史包括無數鮮活的自我革命案例故事,把這些故事挖掘好、運用好,能達到以案傳道、以史明理、以史鑒今的效果。近日,中共黨史出版社推出由何毅亭總策劃、甄占民主編的《常青之道——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故事》。書中匯集了黨的自我革命史上具有典型性的100個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精神源頭、豐富內涵、生動歷程和實踐路徑,勾勒出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不斷開拓進取的鮮活形象,揭示了百年大黨朝氣蓬勃、永葆青春的關鍵所在。本書集故事性、知識性、思想性于一體,是黨史學習的生動讀物。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不自滿、守正出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立黨為公、嚴以修身,制度治黨、常抓不懈,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等七個方面對黨的自我革命的故事進行了梳理和歸納,涉及自我革命的動力、目標、方向、手段和保障等,既是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歷史經驗的深入總結,也是新時代開展自我革命的實踐要求。講故事生動活潑,講道理深入淺出,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揭示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保鮮秘方和不竭動力,啟示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目錄
第一篇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一、為什么要革命?
二、只要主義真
三、在白色恐怖中加入共產黨
四、刑場上的婚禮
五、讓耕者有其田
六、“紅井”見證魚水情
七、用生命捍衛信仰
八、紅軍不怕遠征難
九、失聯七年赤心不改
十、百姓誰不愛好官
十一、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十二、隱姓埋名二十載
十三、“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
十四、一把刀游刃肝膽
十五、太行山上“新愚公”
十六、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十七、“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第二篇 永不自滿、守正出新
一、山溝里飛出了馬克思主義
二、入黨不問出身
三、“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
四、最基本就是“懂得搞力量”
五、做到“兩個務必”
六、“四馬分肥”
七、新型政黨制度
八、進行“第二次結合”
九、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十、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十一、聯產承包好
十二、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十三、推進祖國統一的偉大創舉
十四、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第三篇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一、黨內政治生活要科學化
二、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三、延安整風
四、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誤
五、向周恩來學習作自我批評
六、毛澤東的道歉
七、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八、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九、具有偉大歷史轉折意義的會議
十、“我是實事求是派”
十一、“勇于糾正錯誤,這是有信心的表現”
十二、在反思歷史中輕裝前進
十三、從中國國情出發搞建設
十四、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第四篇 刀刃向內、刮骨療毒
一、王荷波與他的同事們
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中央蘇區反腐第一槍
四、“這樣的人不殺,我們還是共產黨嗎?!”
五、“三反”運動
六、改革開放初期的全面整黨
七、“我現在就是你的后臺”
八、“四大紀律八項要求”
九、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十、“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
十一、用好巡視“千里眼”
十二、開展“獵狐”與“天網”行動
十三、對公權力的監督實現全覆蓋
十四、一體推進“三不”機制
第五篇 立黨為公、嚴以修身
一、“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二、李大釗倡導“簡易之生活”
三、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
四、《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五、以“老實”為題的報告
六、沈澤民“洗心革面”
七、蔡申熙不搞特殊化
八、“沒有官癮”的大將
九、一息尚存須努力
十、“冰山愈冷情愈熱,耿耿忠心照雪山”
十一、“自討苦吃”的楊善洲
十二、申紀蘭的“六不”
十三、百姓說他“像一個莊戶人!”
十四、“我和老伴甘祖昌”
十五、甘為“樵夫”的廖俊波
十六、要用身影指揮人
第六篇 制度治黨、常抓不懈
一、民主集中制的最初確立
二、第一部黨章的誕生
三、組織生活要過好
四、第一個黨內《巡視條例》的制定
五、鄂豫皖根據地的監察制度
六、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七、“四個服從”的由來
八、請示報告制度
九、第一份增強黨性的決定
十、新中國第一個反貪腐條例
十一、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的建立
十二、嚴格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
十三、依規治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十四、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第七篇 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一、第一所黨校
二、“我們望得書報如饑如渴”
三、成立高級學習組
四、制定“干部必讀”書目
五、多讀讀《共產黨宣言》
六、“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
七、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八、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
九、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學府
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十一、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后 記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