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聽說近期社區居民組的集體土地資金要分配,而且資金量比較大,社區務必要加大對居民組集體資金發放的監管力度。”得知轄區內某社區居民組近期有大額集體資金待分配后,寧國市河瀝溪街道紀工委書記羅燕及時跟進提醒該社區發揮好“組賬村管”職責,強化對居民組資金分配的監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利益。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推進,以前是城市邊緣的城鄉接合部,逐漸變成工業主戰場、城市副中心,曾經空白的集體經濟,如今搭上了鄉村振興的“順風車”,資金量不斷增加,部分村組集體土地征收資金多達百萬元甚至千萬元。
“隨著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深入推進,村集體經濟監督管理日趨完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加強監管勢在必行。”羅燕介紹說,“市委對我們街道所轄村開展延伸巡察時發現,一些村民組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賬務管理仍然存在監管‘真空地帶’,少數村組集體賬目不完整、簽領不規范等問題時有發生,存在較大廉政風險。”
為進一步強化“微權力”治理,切實規范管理村民小組財務,該市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及時研究出臺《村(居)民小組財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強化村民委員會、村級紀檢委員對村民小組集體財務的監督管理,理順了村民小組財務管理體制,設立村民組集體賬戶和專職報賬員,實行村民小組財務委托代理,嚴格落實村級背書制度。
據悉,《辦法》進一步明確紀律要求,規定現金收入款項應及時存入銀行基本存款賬戶,嚴禁公款私存、白條抵庫、坐收坐支;規范分配程序,對村民小組因集體土地征收產生的收入,一律召開村民小組戶代表會議,確定分配方案、分配人口,由戶主簽字確認并予以公示,報村委會審核后,以“一卡通”方式統一發放到戶,杜絕現金支付;強化日常監管,專門搭建村級“微權力”運行監督平臺,要求資金管理、使用一律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引入群眾監督,在平臺上設立“一鍵舉報”功能,積極引導群眾參與監督,不斷鏟除“微腐敗”滋生土壤。
“農村集體資產與財務規范管理,是關系鄉村振興、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件大事。”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要不斷延伸監督‘哨卡’,守護好村民的‘錢袋子’,堅決把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