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西澗街道紀工委書記鄧明星先后來到轄區內多位村民家中進行回訪,了解村里賬務公開問題的整改情況。
鄧明星的另一個身份是瑯琊區第二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副主任。不久前,他在接待來訪群眾時了解到,部分村(居)民組財務公開不及時、不規范,群眾對此頗有怨言。
“財務公開是基層‘小微權力’監督清單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不及時整改,可能會引發更深層次問題。”鄧明星說,但由于街道紀工委無論人員配備還是業務能力都相對有限,僅依靠自身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效解決問題。
為迅速查明原因、制定解決方案,鄧明星將前期摸排情況提交第二協作區,一方面爭取業務指導幫助,另一方面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記者了解到,依托轄區內的8個街道,瑯琊區紀委監委成立兩個紀檢監察協作區,由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協作區主任。既充分發揮上級紀委監委的權威和業務優勢,同時對協作區內出現的疑難復雜問題,又可提請協作區協調抽調人員充實力量,形成查辦案件合力。
收到西澗街道紀工委的提請,瑯琊區監委委員、第二協作區主任蔡勇立即組織召開集體排查會,對提交的信訪件逐一分析問題癥結,研判處置方式。同時,抽調協作區內2名街道紀工委成員、6名村(社區)紀檢委員,分2個組開展交叉監督,查明問題癥結:部分村(社區)只注重本級“三務”公開,忽略了村(居)民組財務公開管理,而村(居)民組認為,按照“組財村管”的規定,組里的財務理所應當由村(社區)進行公開,由此導致相應村組財務公開出現問題。
經過對街道內村居摸排了解,共梳理出財務公開不及時的村(居)民組16個、財務公開不規范的村(居)民組28個。在此基礎上,針對各村(居)在財務公開中的共性問題,經提請區紀委監委同意,第二協作區以區紀委監委的名義向西澗街道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督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還老百姓一本“明白賬”。
“在協作區的指導下,我們不僅及時查明問題,還舉一反三查找制度漏洞。”鄧明星說,如今村(居)民組財務不僅全部規范公開,第二協作區還聯合西澗街道紀工委,對村(社區)“三務”公開中存在的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土地未及時收回等問題全面過篩、逐一清理。截至目前,已整改“三務”公開問題22個,集體土地承包等遺留問題正在整改中。(本報記者 陳昊)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