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面對餐飲浪費現象,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并引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廣為傳頌的古詩句著重強調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歷史上多位先賢也曾寫下過很多關于勤儉節約的名句。《左傳》有語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后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子家訓》中也闡明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修身治家之道。
居安思危方能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批評“餐飲浪費”,更是站在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浪費看似事小,但對于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任何微小的浪費乘以14億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盡管我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但是我們仍然需要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底線思維,防范風險,未雨綢繆。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后,黨中央出臺中央八項規定,針對“四風”堅決正風肅紀,雷厲風行狠剎公款吃喝送禮,鮮明地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抵制享樂奢靡,崇尚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強烈信號。經過8年多的努力,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有了根本好轉,但祛歪風、樹新風依然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榜樣。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他從“吃不飽、餓肚子”的歲月走過來,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很早就養成了勤儉質樸的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地考察調研時,清新、節儉之風始終如影隨形——赴廣東考察工作時吃自助餐,到河北調研時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觀音菜、炒煙筍等,回梁家河,和鄉親們一起吃蕎麥饸饹、油饃饃、麻湯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親力親為,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作出了最生動的詮釋。
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身體力行,帶頭增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政治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自覺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以良好的機關作風引領社會風尚。(全椒縣紀委監委 于戈輝)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