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科學抗御自然災害 全力恢復災后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凝聚力量提振士氣
8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就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產生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不斷提升防御自然災害的現代化水平;做好搶種補種和水毀各項基礎設施恢復搶修工作,盡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科學運用現代化技術,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斗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斗下去。這個斗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提高抗御災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災害方面要達到現代化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防御水旱災害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提高抗御水旱災害能力,在抗御水旱災害方面達到現代化水平,首先要讓水利工程設施這個減災基礎達到現代化水平。”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徐維國表示。
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蔡正中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將應對自然災害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提出防御自然災害要建立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做到科學化的防汛抗洪。
“具體來說,我們要進一步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測預警、應急搶險、救災保障的現代化水平;在調度中,要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實現科學調度;在發展中不能過度侵占洪水通道,保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 ”蔡正中告訴記者。
如何算是“現代化”,怎樣才能“現代化”?長期從事水文工作的省水文局副局長胡余忠認為,防汛的現代化,對于水文工作者來說要進一步認清水文規律,提高水文監測的科技水平。要適應環境的改變,擴大水文監測的范圍,關注焦點、掃除盲點;要摸清“家底”,科學運用現代化技術,掌握防汛減災的背景數據。
“比如在現實情況中,雨大未必成災,雨小未必不成災,成災與否,與地面上的環境和條件密切相關,我們要及時掌握這些背景數據資料,為防汛救災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胡余忠說道。
“精準幫扶,預防因災返貧致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貧困地區走向全面振興。
省扶貧辦副主任陽傳爐表示,我省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四個不摘”,緊盯任務較重和受災嚴重等重點地區、緊盯“三戶一體”等重點群體、緊盯產業就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等重點工作,實現剩余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成果持續鞏固。特別是努力克服疫情災情不利影響,落實好我省一攬子精準幫扶舉措,防止群眾因災致貧返貧,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我們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地幫扶。 ”明光市扶貧辦主任胡紅軍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止因災返貧致貧的話語令他印象深刻。明光市對已脫貧戶、未脫貧戶及邊緣戶及時開展走訪排查,重點關注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及老少病殘孤群體住房安全和受災情況,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問題,通過精準幫扶,多措并舉化解因災致貧返貧風險,確保無一戶貧困戶和邊緣戶因災返貧或致貧。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脫貧攻堅工作,我們將始終保持攻城拔寨的勁頭,鼓足迎難而上的勇氣,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進一步聚焦年度重點任務,狠抓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面打贏收官之戰。 ”阜陽市委副秘書長、扶貧開發局局長史莉表示。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在災后恢復生產、幫扶解困和促近就業等方面下狠功夫,扎實開展‘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準幫扶工作。 ”阜南縣公橋鄉羅郢村第一書記陳龍表示,將積極引進企業在村建設扶貧產業項目,吸納更多村民就近就業,引導他們通過自身勞動戰勝困難,保持收入穩定,確保零致貧、零返貧。
“恢復農業生產,咱們有信心”
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赴阜南縣王家壩鎮考察,這讓當地干部群眾備受鼓舞。
“總書記親自到咱鎮上來,看望慰問災區群眾,蒙洼人民非常自豪,給了我們信心、士氣和力量。 ”阜南縣王家壩鎮李郢村黨支部書記張斌說,作為王家壩鎮的基層干部,感覺肩上責任更重、壓力更大,但信心更足、動力更強。
“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因地制宜、搶種補種,盡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這些工作我們一直在做,也將更扎實更細致地做。”張斌表示,目前,村里的災后重建和搶種補種工作正全面開展,災后物資發放及時到位,農戶們補種了綠豆、大蔥、西蘭花等作物;村里組織了補種隊,幫助老弱病殘家庭搶種補種。
“不留白茬地,咱災后農業生產恢復有信心! ”張斌說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因地制宜、搶種補種,盡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爭取秋季仍然取得好的收成。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抓好災后農業生產指明了方向。”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局長張韙說,當前正值災后農業恢復生產關鍵期,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緊組織災區加快災后生產恢復,強化資金、物資和技術等支持保障,抓緊修復災毀農業設施,爭分奪秒搶種補種糧食等作物,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不利影響。分區分類搞好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強化病蟲防控,努力提高秋糧作物單產水平,以豐補歉,力爭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王弘毅 史力 范克龍 )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