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生命在災難面前顯得極其脆弱,但生命卻又往往表現得非常堅強。”年僅44歲的安徽省寧國市港口鎮副鎮長甘磊用他有限卻充實的生命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前一分鐘還在值班,后一分鐘卻倒在了防汛救災崗位上,生命何其脆弱;當洪澇災情來臨時,他聞汛而動、向險而行,在防汛一線連續奮戰,積勞成疾,始終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直至最后一刻,生命又何其堅韌有力!
甘于奉獻無怨言,“磊”出堤壩護家園。今年入汛以來,雨勢異常兇猛,降水連綿不絕,寧國市港口鎮水陽江沿線水庫不斷超水位警戒線,甘磊作為港口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抗洪搶險突擊隊副隊長,像一根“釘子”牢牢地釘在了防汛“戰場”。他將境內20余處大小隱患點深深地烙印在腦海里,對其中16處隱患點反復排查。6月5日,甘磊收到灰山村28村民組隱患點可能出現危險的消息,便冒著傾盆大雨迅速趕往現場,發現一大片洼地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水塘,很快就要漫進村莊,他當機立斷,緊急調來挖掘機疏通施工便道,將水引入排水渠,看著洪水隨著排水渠洶涌而去,他才放心地離去。6月15日,又是下了一整天的暴雨,連日奮戰的甘磊隨意扒了幾口晚飯就急匆匆趕去太平村檢查防汛救災工作,他反復查看隱患點防控風險情況、走訪低洼區受災群眾、察看水庫大壩情況,直到夜里九點多才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去休息。港口鎮的老百姓至今記憶猶新:山門村長達4公里的山路是他四處奔波幫忙爭取資金修建而成的;西村村的美好鄉村建設有他不斷探索的腳步和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港口鎮的改廁工程是他緊盯工作進度強力推動而圓滿完成的。甘磊以他有限的生命長度和無限的生命厚度,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真心喝彩、真情愛戴和真誠緬懷!
黨員干部沖一線,防洪救災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17日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中強調,“防汛救災關系人民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面對防汛救災重任,各基層黨組織表現出極強的擔當精神,帶領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全力以赴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頭,以苦干實干服務群眾,形成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無論是防控上半年突襲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是抵擋下半年洶涌而至的汛情災情,抑或是抗擊2019年的“利奇馬”臺風,千千萬萬個如甘磊一樣的共產黨員始終奮發有為、務實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一曲曲人間大愛的贊歌,樹立了一個個榜樣、一面面旗幟,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定守護者和溫暖貼心人。
既督又戰寫忠誠,挺紀在前嚴履職。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場。入汛以來,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堅持以李夏、甘磊為榜樣楷模,沖鋒在前,積極投身防汛搶險一線,忠于職守、既督又戰,用實際行動寫下了“打鐵人”的迎風戰雨之歌。他們水中打樁、加固堤壩、扛包筑埂、巡堤查險、轉移受困群眾,甚至帶傷上陣;他們深入災區一線,對防汛救災工作紀律執行情況開展日夜不間斷監督檢查,壓實壓緊相關單位防汛救災責任;他們注重強化防汛救災捐贈物資管理使用的監督,對物資接收、入庫、發放等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嚴禁社會捐贈款物被挪作他用,杜絕優親厚友、貪污私分等現象發生,對督查中發現的違紀問題,一律嚴肅追責問責,堅決以鐵的紀律保障救災工作有力開展。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打鐵人”的身影。無論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還是奔波在執紀監督前線,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時刻以身先士卒、甘于奉獻、迎難而上的無畏品質,充分展現紀檢監察鐵軍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精神風貌。(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派駐區檢察院紀檢監察組 周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