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以下簡稱《政務處分法》)正式發布并施行,該法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范公職人員懲戒制度的國家法律,為紀檢監察干部“把脈問診、治病救人”提供了法律依據,確保政務處分權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隨著監督執紀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僅在2019年,全國就有124723人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然而,如此數量的政務處分卻一直依賴于政出多門的各類法律、規章和條例,這也導致處分程序不規范、處分幅度畸輕畸重的現象時有發生。當年“因洗澡漏接電話被黨內警告”的新聞之所以引發輿論,正是因為廣大公職人員畏懼的不是紀律規矩,而是問責“泛化”、“簡單化”。“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此次出臺的《政務處分法》充分吸收了近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的階段性成果,詳細整理違紀違法“病癥”,制定統一“藥方”,規范“診療”程序,織密了預防和懲戒職務違法犯罪的法網。
“良醫醫病,病萬變藥亦萬變”。為順應新形勢下對政務處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此次出臺的《政務處分法》變化較大,在拓展違紀違法行為范疇、加大處分懲處力度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例如,政務處分的從重處罰情形比《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多出兩條,從輕處罰的情形也從三條增加至七條;在對情節較輕的過失犯罪干部處分時,也增加了“案件情況特殊,予以撤職更為適當的,可以不予開除,但是應當報請上一級機關批準”的規定。張弛有度的處分條例,為統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提供了剛柔并濟的處置方法體系。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嚴格遵循政務處分法的標準尺度和操作流程,做到“對癥下藥”。對于“輕癥患者”,就要“春風化雨”,盡早開出“紅臉出汗”的藥方,防患于未然;對于“重癥患者”,就要刀刃向內,開出刮骨療毒的“藥方”,形成持續震懾,讓每一次政務處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辦公廳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做好《政務處分法》實施工作,提高政務處分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政務處分關乎每一名公職人員的切身利益,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必須將學習貫徹政務處分法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長期任務,要壓實責任學、及時跟進學,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要堅持創新方式、豐富載體學,結合專家輔導、專題座談、線上教學等方式,將每一項法條都學精學深學透,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真正發揮政務處分的教育警醒、懲戒挽救和懲治震懾功能,實現嚴管和厚愛、激勵和約束的有機統一。(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駐區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 辛漢)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