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堂思政課,不僅讓我懂得了百善孝為先的重要性,更使我明白了‘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的道理,孝廉人物典型朱孝昌、包公的故事,激勵我今后將用功讀書,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近日,天長市萬壽初級中學的一名學生在上完思政課后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近年來,天長市紀委監委依托孝廉文化進校園為載體,深入到各學校、幼兒園,扎實開展“弘揚孝廉家風”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將孝廉文化故事編印成本土思政教材,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春風細雨中將孝廉文化思想植入到每個師生的心靈深處,在潛移默化中營造出濃厚的孝廉文化氛圍。
好的孝廉家風猶如一粒種子,蘊含在言傳身教中,獲益一生,澤被后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天長市紀委監委注重挖掘身邊孝廉文化,以開展弘揚孝廉家風創建活動為抓手,講好本土孝廉故事,弘揚孝廉文化。
緊扣主題,豐富教育載體。利用學校柵欄墻、黑板報、宣傳櫥窗、電子屏等媒介,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三愛三節”“經典誦讀—清風綠校園”“參觀汊河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組織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優秀學生”等先進評選學習活動,引導同學們“孝廉為本、崇德向善”,爭做新時代“四有”好學生。
家校結合,拓寬教育渠道。家長學校組織授課活動,授課老師向家長們講解家庭教育的方法,講解樹立良好的家風和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通過對《誡子書》《朱子家訓》《菜根譚》等經典優秀傳統文化宣傳解讀,讓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孩子孝廉家風教育,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適當做些家務,傳承中華優秀孝廉文化。
志愿服務,推進教育實踐。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把志愿服務作為推動未成年人孝廉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組織學生志愿者走上街頭、撿拾垃圾,參與校園環境衛生整治、消毒,開展慰問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活動,宣傳移風易俗、敬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引導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踐行優秀孝廉文化,爭做時代新人。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市文明辦、婦聯、文聯、教體局等單位,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度挖掘孝廉文化的豐富內涵,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好孝廉‘好故事’、傳播孝廉‘好聲音’,讓孝廉文化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劑’。”天長市紀委監委分管負責同志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