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感謝組織對我的談話,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一定深刻反思、吸取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舉一反三,不再辜負組織的信任與期望。”近日,無為市一名干部因工作推進不力,被給予誡勉談話。
近年來,無為市紀委監委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在實踐常態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上下工夫,堅持抓早抓小,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開展教育提醒,注重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黨員干部小錯釀成大錯。
市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綜合運用政治巡察、日常監督為黨員干部“體檢”,及早發現問題,挺紀在前,不斷擰緊干部作風紀律弦。同時,緊盯各類專項監督檢查,將其作為發現“第一種形態”處置問題線索的重要手段。針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運用提醒談話等方式精準“把脈問診”,以幫助同志為出發點和目的,通過采取“心貼心、實打實”的談心提醒,最大程度消除一些干部的抵觸情緒,使黨員干部更愿意敞開心扉、說明情況,真正取得提醒、震懾、警示的效果。
“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既是對黨員干部的監督,也是對干部的關心和保護。要把功夫下在第一道防線上,繼續常態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發揮好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清醒劑’作用。”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5月份,市紀委監委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308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227人次,占比73.7%。(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