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紀律之弦越繃越緊,查糾“四風”越來越嚴,懲腐肅貪持續高壓……按照中央及省、市委決策部署,合肥市紀委監委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以黨內監督作為重要抓手,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聚焦職責定位 強化制度創新
在先行先試基礎上,合肥市紀委監委把握政治定位,明確研判清單目錄,建立日常監督、審查調查延伸、信訪舉報分析、下沉調研等動態研判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問題起底、綜合分析、重點研判,形成對9個縣(市)區和85家市直單位的政治生態“活頁夾”,力求做到實時更新情況、動態展開分析、專項實施預警。
“隨著動態研判工作的深入,進一步發現了政治生態建設的薄弱點,找到了加強政治監督的靶向點,形成了強化政治建設的著力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合肥市紀委監委協助市委研究制定出臺推進監察職能向鄉鎮(街道)延伸的指導意見,探索建立“監察室+協作區”的改革模式,向129個鄉鎮(街、區)派出監察辦公室,與鄉鎮(街、區)紀(工)委合署辦公;以4~6個鄉鎮為一片,優化設立34個紀檢監察協作區。截至目前,全市鄉鎮(街道)紀(工)委監察室和協作區分別開展監督檢查1906次、119次,處置問題線索1998個、264個,進一步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
聚焦作風建設 強化黨內監督
肥東縣八斗鎮小普村群眾通過查詢本村“陽光村務”微權監督平臺,發現本村村委會可能存在違規發放秸稈焚燒補貼和國元農村保險賠償款等問題,經查屬實,分別給予小普村黨總支書記吳某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村主任吳某某黨內警告處分、村黨總支副書記曹某某黨內警告處分、村委委員文書張某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相關違紀款項已退繳。
市紀委監委在全市開展“陽光村務”微權監督服務平臺建設,各縣(市)區通過聚焦“小微權力”,創新“互聯網+陽光村務”模式,理順村級權力運行體系,管住農村干部手中“微權力”,讓村級“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裝進制度“籠子”里。
針對“四風”頑疾,合肥市紀委監委以“釘釘子”的韌勁常態化開展“糾四風、治陋習”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把監督檢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重點任務和經常性工作,健全完善“教育預防在先、明察暗訪跟進、嚴肅查糾有力、通報警示于后,快速調集力量、快速核查立案、快速處理曝光”的“4+3”作風監管模式,形成日常監督、長效糾治的工作機制。四年來,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855起,處理1153人,黨紀政務處分655人,通過典型問題通報,形成了強大震懾。
聚焦反腐斗爭 強化標本兼治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掃黑除惡“打傘破網”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上下聯動、主動出擊,創新建立“五快三抓緊”工作機制,對重點問題線索和案件強化直查直辦、實行三級復審,既防止查而不嚴、查而不透,又統一把握政策界限、嚴格精準處置。自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排查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關系網”及工作推動不力等問題線索1043條,立案12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1人;移送司法機關24人。
組織印發王賢虎、姜發葆等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通報;督促安巢經開區開展“堅決全面徹底肅清王愛華余毒”……市紀委監委堅持以“一案雙查”、約談提醒、政治生態預警、紀檢監察建議、案件通報等方式,督促案發單位舉一反三、查疏堵漏、建章立制。
同時,合肥市紀委監委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征集第六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扎實開展“廉潔家風潤萬家”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干部不想腐的自覺。
下一步,合肥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省紀委五次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以貫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和要求,堅持穩中求進,注重守正創新,有力有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