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晉書·王導傳》記載:“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所謂“休戚”,就是歡樂和憂愁;“休戚是同”,意為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后來的成語“休戚與共”,即源出于此。
須知,“休戚與共”絕不僅僅適用于“吾與元規”這樣的個體關系。對于一個族群、一個地域、一個國家,同樣適用。我國傳統文化中,諸如“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等理念,都有“休戚與共”的意思含于其中。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說:“中國人是富于世界觀念的。”可以說,“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自古以來就蘊于我們的文化血脈中。
時移世易,全球各國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各國人民休戚與共的關系日益緊密。過去,天花病毒用了3000多年才傳遍世界各大洲,艾滋病病毒只花了30多年就肆虐全球。如今,幾個月的時間,新冠肺炎疫情就已蔓延到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大敵。在這樣一個“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的世界里,所有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正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到如今中國共產黨秉承“協和萬邦”的精神,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和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并擴散蔓延,世界各國唯有筑牢“休戚與共”的意識、加強國際聯防聯控的合作,才能共克時艱、共渡難關,并以此為契機,發展全球衛生事業、增進人類健康福祉。
如何維護這種“休戚與共”的關系?中國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中方公開透明地發布信息,在很短的時間內甄別出病原體,及時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中國醫療專家組迅速馳援意大利、伊朗、柬埔寨等國,深入考察當地定點醫院,為加強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帶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我國的一系列舉措彰顯著中國力量,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病毒無國界,人間自有情。中國的倡議和行動,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共鳴和熱烈響應。在這場維護人類健康的斗爭中,我們見證著跨越國界的相互理解、信任與支持,也堅信守望相助終將戰勝恐慌,眾志成城一定能戰勝疫情。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千里同好,堅于金石”……在往來于各國的捐贈物資包裹上,一句句漢語詩詞傳遞著溫暖、感動和力量。歷史和現實生動說明,即使山川異域,也休戚與共。在前行的道路上,全世界人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并肩踏上共同發展之路,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經驗,也是人類社會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遠方的必然選擇。(魏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