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一些國家蔓延。在全球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前所未知、傳染性極強、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的嚴重威脅時,西方一些民眾卻因為“戴不戴口罩”“關不關閉公共場所”進行爭論。有人認為不戴口罩、不被隔離就是“自由”,甚至舉行集會,抗議全面關停娛樂場所,要求“歸還自由”。人權和自由走向了連生命都不尊重的偏執,讓中國人見識了什么是“極端的自由”。
“戴不戴口罩”的背后,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中國人看來,戴口罩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是一份責任。事實表明,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有潛伏期,也出現了無癥狀感染傳播者,一個人此時沒有發病,不代表他就完全傳染不了他人。出入疫區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戴上口罩,出現疫情的地方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流動,既是防護每個人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而在西方,如果為了防控疫情影響正常生活,有人就會認為是侵犯自己的自由。上學上班、聚會吃飯、出國旅游、娛樂狂歡,甚至戴不戴口罩都是純粹的個人自由,只要我想,我就可以。這種絕對化的自由,其實對誰都沒有好處。現實并非沒有教訓。2019年,因為有的社區長期疫苗接種率低,美國暴發了25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在俄勒岡州,一位議員推動強制接種疫苗法案,后來卻因為民主共和兩黨博弈被擱置。反對者們認為注射疫苗應該是民眾自愿的,否則就是侵犯了自由。對于民眾追求的這種虛無飄渺的自由,疾控中心醫護人員感到十分吃驚。
在傳承幾千年中華文明的中國,人們更能理解自由的真正意義。近日發布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中指出:“面對這種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采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封閉疫情嚴重地區、全面停工停產停學、認真做好防護、嚴格實行居家隔離登記,很多人為此犧牲了自己的自由。在和平年代,犧牲并不全是悲壯的拋頭顱灑熱血,它可以是為了更多人健康生存,甘愿放棄一部分原本屬于自己的權利。這種犧牲,來自于中國人對責任、對奉獻的理解。五千年積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兒女的血脈富含家國情懷的基因,中國人能深刻理解個體所肩負的對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天然責任,這就是14億人甘于犧牲原本屬于自己自由和權利的強大思想基礎。
有了這樣的共識,中國可以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醫務人員能夠沖鋒在前、無私奉獻,黨員干部能夠挺身而出、英勇奮斗,軍隊、國有企業能夠聞令而動、不計代價,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經過共同艱苦努力,取得今天中國抗擊疫情的積極成效。
“兼濟天下”是中國人的胸懷,中國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付出巨大代價,為全球各國應對疫情贏得了寶貴時間,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有效經驗。世界各國現在面臨的疫情危機和中國的選擇,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現實的詮釋。(聶新鑫)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