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根據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部署要求,祁門縣紀委監委會同縣教育局、縣住建局、縣農業農村水利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司法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科技商務經濟信息化局等部門公布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第二批成果,分別是:
解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等問題。摸排統計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947人,全面建立控輟保學臺賬;對18名由于病殘等身體原因無法到校上學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全部落實送教上門,義務教育無因貧失學、輟學學生。全縣發放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63.56萬元,受助學生1440人。
切實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安全。對全縣785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四類重點對象”的房屋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摸排,對符合現行危改政策的66戶“四類重點對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實施了危房改造,發放補助資金57.8萬元,實現了現有“四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改造全覆蓋,有效改善了貧困群眾居住條件。
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現場檢查住房租賃中介機構13家,發現5家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存在未備案、無營業執照等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期限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家,其余4家正在整改中,有效規范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從業行為,推動全縣住房租賃中介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著力整治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組織對河道采砂情況開展巡查42批次,出動巡查人員118人次;開展涉河“三亂一清”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問題103個,完成整改85個,其余18個屬于涉河建設項目及高鐵、高速施工需要修建的臨時設施。立案查處10件非法采砂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1件,對6名當事人作出行政罰款合計4.75萬元。
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糾正生態環境保護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對無合法審批手續且污染防治不到位的18家砂石加工點(廠)予以取締關閉。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8件,已完成整改6件,辦結率為75%,要求限期整改2件,正在抓緊整改。
糾治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不公、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等問題。縣司法行政部門抽查35家執法單位執法案卷61卷,組織法制專家對抽查案卷開展集中評查,糾正執法不規范問題19個。認真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嚴格審核把關,依法撤銷3起行政處理決定,確保行政執法的規范性、公正性。
整治農村道路正常使用和日常養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施22條農村道路擴面延伸工程,已完成21條,建設里程45.16公里;建設農村道路交通扶貧項目33個,全部竣工驗收。全面推行“路長制”,加強農村道路日常養護,確保正常運行,建設農村道路養護工程1個,排查修復農村道路設施16處。
著力解決農村通信網絡不暢、服務不佳、維修不及時等問題。持續推進完善農村地區4G網絡信號和光纖網絡覆蓋,新建4G網絡基站8個,新覆蓋自然村15個;新建桿路10.8公里,新建光纜線路10.8皮長公里,新覆蓋自然村11個。9月以來,祁門縣通信行業累計處理基站退服故障245站次。
祁門縣紀委監委將持續加強統籌協調,會同專項整治各牽頭單位緊緊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要求,堅持精準施治,力求標本兼治,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迫切問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