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淮南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巡視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握巡察定位,壓實主體責任,創新巡察方式,提升監督質量,強化成果運用,扎實推進市、縣(區)巡察高質量有序開展,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截至目前,十屆淮南市委對95家市直單位等開展巡察,發現問題3070個,移交問題線索419條,黨政紀處分147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兩縣五區對745家單位開展巡察,發現問題4069個,移交線索665條,黨政紀處分202人,移交司法機關11人。
提高政治站位。市委研究出臺了《巡察工作規劃》《巡察全覆蓋工作方案》《市委巡察工作辦法》《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對加強和改進巡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以來,市委常委會18次聽取巡察工作匯報,2次專題研究巡察機構建設,市委主要領導對巡察工作作出批示31次。2018年將市委巡察辦調整為市委工作機構,并結合此次機構改革進一步完善巡察機構設置,配強巡察力量。同時,新充實完善了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等業務骨干組成的509人的“巡察工作人才庫”,建立55人的組長庫。每輪巡察都安排開展培訓,并通過“以老帶新”“以干代訓”,加強巡察隊伍建設。按照“巡察工作開展到哪兒,黨組織就建在哪兒,管理監督就要跟在哪兒”的要求,市委巡察辦把支部建在巡察組,不斷強化巡察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建設。
利劍直插重點。 “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重點巡察什么、糾正什么。”市委巡察辦負責同志說。把聚焦民生熱點作為深化政治巡察的一個關鍵舉措,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巡察延伸。圍繞三大攻堅戰深入開展專項巡察,重點盯住脫貧攻堅領域、醫療衛生領域問題和環保重點工作加大巡察力度。僅2018年就組建13個巡察組對市縣區9家衛計委和14家縣級公立醫院黨組織開展專項巡察,發現問題477個,移交問題線索48件;組建6個指導組、25個專項巡察組,近200人分兩個階段,對全市7個縣區1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專項巡察,發現問題1019個,移交問題線索164件,真正發揮利劍之功、收到震懾之效。
提升巡察質量。“巡察能真正解決問題嗎?是不是上面派下來走走過場?”巡察工作開展之初常常受到這樣的質疑,而各巡察組也用行動消除了干部群眾心中的顧慮。積極創新巡察方式,對市直、縣(區)直部門開展常規巡察;對問題明顯、反映集中的部門開展機動巡察;對部分重點鄉鎮實行縣區間相互“交叉式”巡察,避免了人情干擾等。截至2018年底,十屆市委開展10輪常規巡察、2輪機動巡察、1輪交叉巡察、1輪專項巡察、1輪“回頭看”,進一步找“死角”、探“盲區”,使巡察對象實現了全覆蓋。
強化成果運用。做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重,在“件件有著落”上集中發力。堅持每次巡察結果市委書記專題會必聽匯報;堅持執行“雙反饋”(向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及領導班子分別反饋)、“三參加”(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相關領導)反饋機制,增強反饋的權威性、嚴肅性;建立健全巡察整改督查機制,對70家單位巡察整改工作開展了3輪督查,對9家整改不力的公開通報,市委對9家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完善巡察成果運用機制,組織部門把督促整改與選人用人、年度綜合考核結合起來,市委組織部已根據巡察情況對6人進行了職務調整;市委巡察辦加強對巡察整改的統籌協調和跟蹤了解,對巡察整改不力、群眾反映問題依然較多的4家市直單位開展了巡察“回頭看”。(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