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五河縣紀委監委堅持做實做細監督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特別是在規范公務活動方面,積極探索“互聯網+監督”新模式,研發打造“五河縣電子公務報備系統”,運用網絡平臺和數據監測,實現對全縣各類公務活動的實時監督。
該系統把公務接待、外出學習培訓、獎金及津補貼發放、黨員干部婚喪嫁娶事宜等事項統一納入電子系統報備范圍,由各單位按照“應報盡報、按時合規”原則,通過登陸網頁或移動客戶端,主動進行事前申報。今年以來,已通過系統監測、備案各類公務活動1300余起。
“該系統改變了以往口頭報備、書面報備、通訊報備的模式,有效避免了事后報備、規避報備等情況的發生,不僅使公務活動全程留痕,更實現了監督前置。”縣紀委監委黨風室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利用系統自動審核功能,對不符合規定、報備不及時、信息錄入不全的事項自動篩選不予通過;另一方面,通過系統管理人員的再審核再把關,對不符合規定的公務活動及時提醒糾正。今年以來,通過系統大數據碰撞,及時提醒糾正不規范問題16個。”
該縣紀委監委還積極探索線下監督與線上監督相結合的模式,依據系統報備情況開展實地督查,及時查處虛報和漏報情況。今年以來,根據報備系統掌握情況開展明察暗訪23次,發現工作餐超標準、公務接待違規飲酒等問題4個,相關責任人均受到嚴肅處理。
電子報備系統所具備的實時監測、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也使監督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根據系統管理使用情況,先后在酒桌辦公、違規經商辦企業、公車私用、領導干部插手特殊資源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專項監督,深挖細查了“四風”問題隱形變異的種種表現,使制度優勢不斷向治理效能轉化。
“使用電子公務報備系統規范管理公務活動,是我們加強日常監督的一種手段,通過搭建互聯網、大數據監督平臺,對公務活動進行集中管理、定期梳理、綜合分析,從而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的做起來、做到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也能夠更好地從變化中把握趨勢、改進工作。”該縣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