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池州市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對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行風測評。根據一季度的測評結果,池州市人民醫院的群眾滿意率為98.10%,22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平均滿意率為95.6%,居民就醫感受的“點贊數”持續向上。這是2018年市委巡察以來,該市衛生健康系統持續深化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取得的成效。
變化是最扎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一年多來,針對市委巡察指出的問題,該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加強廉潔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強化行業監管,嚴格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堅決查處收受紅包、回扣行為,持續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水平,使廣大群眾真實感受到了風清氣正新氣象。
抓黨風、促行風。壓緊壓實“兩個責任”,制定全市衛生健康系統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明確年度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擰緊“一崗雙責”責任鏈條。強意識,筑防線,安排全系統黨委黨組將黨紀黨規列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內容,堅持一月一次集中學習,并通過微信工作群每周推送“一案一例”等警示教育方式,以本系統及本地區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為例,教育全系統干部職工樹立起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明確直屬醫療衛生單位要向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報備“三重一大”事項,以上率下,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長效機制。
建機制、樹新風。進一步加強全市衛生健康系統行風建設,成立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18項工作任務,明確13個責任科室,建立了定期考核機制。以“關愛患者身心、保障患者權益、改善患者就醫和醫務人員行醫感受”為核心,細化了22項創建措施,積極開展人文關懷示范醫院創建,增進醫務人員的人文精神、強化醫德醫風。開展改善群眾就醫感受活動,從服務態度、就醫流程、環境衛生、隱私保護等方面入手,推進落實改善市、縣級醫院醫療服務基本要求66條,重點落實30分鐘內預約診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區域就診“一卡通”等制度,不斷增強群眾就醫體驗感。
強監督、嚴規矩。結合“以案為鑒、以案明紀、以案促改”正風肅紀專題警示教育活動,從嚴治理購銷“回扣”、醫療服務“紅包”、“吃請”等問題,對系統內領導干部違規吃喝及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等行為,及時予以處理。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醫療機構進行督查暗訪,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將壓力傳遞到崗、責任傳導到人,切實做到限期整改、掛賬銷號,確保整改見真章、出實效。此外,圍繞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術中加價”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梳理出“不合法、不合規、不便捷、不合理、不暖心”問題清單,優化流程,落實整改,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水平。對群眾來信來訪等信訪事項,開展調查核實,建立專門臺賬,及時處理、及時反饋,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治沉疴、除積習。以整治“環境臟亂、設施破損、服務生冷、管理粗放、微腐敗”為重點,開展衛生健康系統行業作風整治和改善就醫感受“三督三查“專項行動,做到醫療衛生機構、機構內部科室、科室所有人員“三個全覆蓋”。全市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對標對表,進行全面自查,并建立問題臺賬,針對性進行整改,共制定了197項整改措施。同時,委先后兩次開展行風督查暗訪,抽查了14家醫療機構,提出了175項整改要求,對139家醫療機構和38名醫務人員的不良執業行為分別進行記分管理。堅持開門納諫,舉辦醫院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走近醫院和醫護人員,切實感受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推動行業形象持續轉好。
“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源。”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在健全制度規范保障“管得住”、深化人文關懷創建營造“價值觀”、塑造行業形象引領“修醫德”、開展專項整治力促“轉到位”上持續發力,推動巡察整改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群眾受益,全面提升醫療衛生行業形象和群眾就醫獲得感。(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