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作為傳承千年的鄉風民俗,“清”與“明”乃清明節重要文化內涵之一。如何讓清明這個傳統節日多一些氣清景明,如何讓清明更“清”更“明”,這是新時代背景下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思親懷故,是植根于中國人心靈的倫理價值。清明節,最大的意義莫過于祭奠,祭奠是一種緬懷,也是一種對逝去親人的思念。然而,隨著當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明祭祀也緊跟潮流、花樣翻新。從原先的添土燒紙,到如今焚燒面值上千萬元、超百億元的冥幣;從以往自扎紙人、紙馬、紙轎等祭祀用品,到時下熱銷的香車、豪宅、美女等令人咂舌的祭品,一些地方的清明祭祀活動開始升級變味。似乎若不其然,就顯得自己“不孝順、不虔誠”。祭祀之時,動輒一個“燒”字。人到之處,火焰升騰、響聲不斷;人走之后,灰飛煙揚、一片狼籍。更有甚者,請來專門匠人,對自家祖墳進行豪華裝修。凡此種種,不僅背離了掃墓的初心,玷污了節日的“清明”,而且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極易引發火災,更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要求背道而馳。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何必拘泥于具體的方式、具體的地點、具象的物質媒介。清明祭祀,體現了中國人對親情血緣的重視、對先人的敬重,有著一種情感追求和價值關懷。而今,清明祭祀已拓展到對整個民族祖先的緬懷感恩,拓展到對無數革命英烈的追思追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清明節是一個強化民族記憶的節日。隨著時代場景的切換,祭祀習俗也需革故鼎新。紀念已逝親人,最重要的在于表達心中的悼念之情。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簡。”形式可不同,內涵卻不變。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只要心中有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鮮花可代替紙錢、音樂可代替鞭炮、網絡遙拜可代替舟車勞頓。這樣無污染、無危害的祭祀,猶如清風拂面,清新自然,收獲了環境之“清”、心靈之“明”,傳遞了清明、清廉之意,更契合新時代新趨勢新要求。
清明時節,草長鶯飛,萬象更新。“氣清景明”,既是人們對自然人文之景的要求,更是人民群眾對黨風、政風、社風清正的期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讓清明更“清”更“明”,需要你我他躬身篤行。惟愿每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文明、低碳、儉樸、安全的祭掃方式引領新時代新風尚,營造順應新時代要求,符合新時代特點的清正之風、清明之風、清廉之風,讓“清明”真正成為清明節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步入新時代,但愿黨風政風更清,社風民風更淳,萬物更加潔凈而清明。唯有如此,清明節這個傳統而古老的節日才能夠“古樹發新枝”,還清明以“清明”。(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駐區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 曹光鑫 倪合進)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