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1月4日晚,安徽紀檢監察網發布了安徽省原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殷福才及滁州市來安縣原縣委書記劉榮祥被處分現場的視頻。視頻中,兩人分別對自身違紀違法行為作出深深懺悔,觸及靈魂、發人深省。宣城市廣大黨員干部觀看后紛紛表示,聆聽現場懺悔宛如上了一堂生動鮮活的廉政教育課,要以案為鑒、警鐘長鳴,自覺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和“魂”,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詮釋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在我的印象中,這是省紀委監委首次公開違紀違法黨員干部的處分現場視頻,而且是在宣布處分決定的當晚火速公布,十分具有震撼力。不僅充分彰顯了我省紀檢監察機關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鐵腕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力度,而且也表明當前黨的反腐敗斗爭任務依然任重而道遠。”市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何晟表示,作為身處反腐肅貪一線的同志,我會更加牢記使命擔當、忠誠履職盡責,在增強監督執紀問責能力上狠下功夫,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一大早打開安徽紀檢監察APP,映入眼簾的就是殷福才和劉榮祥兩人的處分現場視頻,特別是看到他們擦拭淚水的那一幕,內心真的有種深深被觸痛的感覺?!毙輩^水東鎮年輕黨員干部荀莉感慨地說,“人生沒有后悔藥,一旦錯過,便是一生。被處分人員的懺悔宛如一座警鐘,在我的耳畔持久回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時刻擰緊思想‘總開關’,扣緊人生‘第一??圩印瑘允攸h紀國法紅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生動直觀、極其震撼、深受教育?!碧峒坝^看處分現場視頻后的感受,郎溪縣紀委常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鄭盛海用了這三個詞來概括,“省紀委監委拍攝并及時公布兩位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干部的處分現場視頻,深深地告誡廣大黨員干部紀律和規矩就是帶電的‘高壓線’,任何時候都不能觸碰。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必將受到嚴懲,為自己的違紀違法行為‘買單’?!?/p>
“首先為省紀委監委這一創新性舉措點個贊!”廣德縣紀委監委派駐縣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組長趙陽激動地說,“兩段視頻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分多鐘,但卻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視覺沖擊。無論是殷福才還是劉榮祥,在懺悔中都提到同樣的一句話,那就是‘愧對黨和組織多年來的教育和培養’。派駐機構作為常駐不走的‘巡察組’,應切實履行好‘探頭’和‘前哨’職責,將‘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貫穿到監督執紀各個環節, 讓黨員干部習慣并適應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真正管住大多數,護好整片‘森林’?!?/p>
寧國市財政局黨委書記、局長譚浩表示,“這幾年,財政系統內發生了多起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例,教訓之慘痛,著實令人深思。同時也告誡我們開展紀律教育不能有絲毫停滯,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這次省紀委監委公開處分現場視頻,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鮮活的警示教材,比任何說教都要來得更有實效。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我不僅個人要做到廉潔自律,履行好‘主體責任’,更要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確保本單位黨員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p>
剛從事宣傳教育工作不久的涇縣紀委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高超說,“看到畫面中兩位昔日的領導干部那憔悴的面容、悔恨的淚水,我不禁扼腕嘆息,相信廣大黨員干部和我一樣,深受觸動。過去開展廉政教育更多的偏向于空洞的說教,方式也較為單一,現在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警示教育的舉措越來越多,更加接地氣,而且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省紀委監委公開處分決定視頻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p>
“以往有黨員干部被處分,我們大多都只是在網站和紙媒上看到文字版的處分決定。說實話,自己往往只是當回‘看客’,沒有真正的入腦入心。此次省紀委監委直接‘官宣’,第一時間對外公開處分現場視頻,無疑是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紀課’。作為一名剛入職的審計系統干部,今后在自己的崗位上,我會努力堅守廉政從審這條‘生命線’,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入黨初心,牢記入黨誓言,以實際行動來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績溪縣審計局一位年輕干部略有所思地說。
“俗話說,‘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倘若不是‘一時失足成千古恨’,他們仍在為黨效力、為民盡責,擁有輝煌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愧對組織的培養’‘知罪、認罪、悔罪’‘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這是殷福才、劉榮祥二人深深的懺悔之言,也是對黨員干部的警示之語。我們紀檢監察干部要堅決扛起正風反腐的政治責任,在鐵腕執紀、重拳懲貪的同時,也要時刻謹記‘打鐵必須自身硬’,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強化自我監督,當好政治生態的‘護林員’?!膘旱驴h監委委員、縣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張利民說道。(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