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為認真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臨泉縣積極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創新舉措,前移關口,抓早抓小,通過紀前教育、紀中提醒、紀后幫扶,綜合施策,教育挽救干部,取得了良好效果。
紀前教育學習,回爐淬煉“問題”干部黨性本色
“幾個月來輾轉反側的愧疚自問,我的內心感到極大的悔恨和自責,作為一名村主要領導干部,自己沒有做到在其位負其責,平時忽視政治學習,對自身要求不嚴,紀律松懈,心存僥幸……”因工作作風問題受到問責處理的臨泉縣高塘鎮大姚村原總支書記周某在村級“講嚴立”專題組織生活會公開作出檢查,3000字的檢查材料,字跡工整,反省觸及靈魂。
今年以來,臨泉縣強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運用,精準施力“第一種形態”,對近年來受到留黨察看以下處分的縣直單位及鄉鎮街道共66個單位、1616名違紀黨員干部在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上對照本人違紀問題,開展自我批評并作出深刻檢查,現身說法,以案為鑒,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同時依托“兩個平臺”即黨建“三會一課”平臺和各鄉鎮點名例會平臺,增加紀律學習內容,讓每一名黨員真正“姓黨”,做到腦有黨規、心有黨戒、行有黨性。
紀中提醒保護,常態化咬耳扯袖激發黨性自覺
“今天請你來參加廉政談話,就是聊聊天,你不要緊張。”日前,臨泉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屈芳戎輪番邀請各街道黨政班子成員進行談話。“最近,有群眾反映你們街道處理問題作風拖沓、態度冷硬,你說說是怎么回事……”一席談話讓城南街道黨政班子成員紅了臉,直言回去后就立即抓緊整改。盡管“來客”不同,但這一幕“紅臉出汗”的場景在該縣紀委監委和各派駐紀檢組頻頻上演。
該縣堅持把提醒談話、批評教育等方式充分運用到干部日常教育監督工作中,今年以來已開展談話提醒310人次。“約談不是問責,更不是黨紀處分,但只要說到約談對象自身存在的問題,就戳到了他們的痛處,讓存在輕微問題的干部在違規違紀面前止步。當然對黨員干部既要監督也要信任,我們出臺了《黨員干部容錯糾錯機制實施辦法》,最大程度保護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超表示。
紀后回訪幫扶,助力受處分干部喚醒黨性意識
“感謝你們這一年來的多次回訪,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我將以此為起點,好好工作、不負初心。”一名受處分黨員干部對前來進行回訪幫扶的縣紀委監委干部感慨地說道。
“只解心結還不夠,關鍵時期還需多幫扶。”在回訪關懷的工作中,審理室主任陳雷時常感受到,一些被處分干部由于周邊人的態度,家庭的不理解,導致處分影響期內工作和生活并不如意。對此,該縣出臺了《受黨紀政務處分人員實施幫扶教育暫行辦法》,認真做好執紀審查“后半篇文章”,將受處分人員幫扶教育工作納入臺賬管理,主要針對處分影響期內、處分期滿即將開啟新工作的黨員干部,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錘煉黨性,將功補過。
幫扶教育主要運用引導、學習、幫助、反思、報告等形式,采取“聽取意見+民主測評+談心談話”的方式全面準確了解受處分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讓受處分干部知錯認錯悔錯。目前已幫助24名干部喚醒了黨性、重拾了信心、激發了動力。
在受處分人員的任用上,該縣也堅決不戴“有色眼鏡”,“我們將適時的肯定受處分人員的成長和進步,將受處分人員受處分期間表現和幫扶教育成效,作為以后使用、提拔的重要參考依據,不使一人心灰。”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蔣世貴說。(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