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漫畫 王鐸 繪
“檢查名目繁多,興師動眾,雖然他們走馬觀花,但我們也疲于應對……”江蘇省南通市委黨校課題組以前曾對2278位村干部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問他們最頭疼、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76.7%的人選擇了“應付各種檢查活動”這一選項。
興師動眾、走馬觀花……督查檢查考核流于形式,說到底,還是“四風”問題在作怪。這樣的檢查,能查出啥?不僅查不出該查出的問題,還被基層干部所詬病,成為基層不能承受之重。
“車上看一看、隨地轉一轉、開會聽一聽、資料翻一翻、照片拍一拍”
上級來督查檢查考核,下級接待異常熱情,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呼后擁,參觀路線要事先規劃過的,觀摩現場要精心包裝過的,訪問對象要打過招呼、經過排練的,攝影攝像人員要緊緊跟著,再請領導作些“重要指示”,臨別送些“紀念品”、土特產以加深感情,最后圓滿結束,雙方皆大歡喜……在黨的十八大以前,很多基層干部對這樣的情景并不陌生。
浙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邱巍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黨風政風不斷好轉。但應當看到,“四風”問題樹倒根在,稍一松懈,就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不斷滋生蔓延。當前,在督查檢查考核中,就應當注意興師動眾、層層陪同、走馬觀花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中央要求到基層調研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但基層干部反映,有的干部依然癡迷于“權力快感”,熱衷于到基層“走秀”,無論是日常調研指導,還是督查檢查考核,動輒一大群人涌入鄉村和廠礦企業學校。有的雖然口頭說“不必陪同”,但招呼一打,基層單位自然心領神會,主動派人跟上陪同。有的說“不必特別準備”,但實際上被檢查單位每個人都得原地待命。如此一來,興師動眾、層層陪同、眾星捧月,場面熱熱鬧鬧。
有的督查檢查考核就像觀光旅游,不是在車上,就是在路上,被基層干部調侃為“車上看一看、隨地轉一轉、開會聽一聽、資料翻一翻、照片拍一拍”,督查檢查考核卻淺嘗輒止,實情自然難看見,實話也很難聽到。雖然這樣的督查檢查考核多是蜻蜓點水,時間一般不長,但基層也要耗費很大人力、物力、精力去準備,甚至會嚴重影響其他工作正常開展。
中央黨校黨建部博士吳雯雯認為,“四風”問題的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領導干部是“少數”更是“關鍵”,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從具體問題抓起,糾正“下鄉下到鄉政府,走村走到村長家”等流于形式的督查檢查考核和調研指導風氣。
督查檢查考核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折射出一些黨員干部腦中殘留的“官本位”思想,反映出宗旨意識的淡薄。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少數干部身上官僚氣重,工作重形式不求實效,是“沒有將人民群眾的事情擺在重要位置”。
有“選擇性失明失聰”,就有“糊弄式備檢迎檢”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昨天剛送走一個檢查組,今天就在陪同一個督查組的同時,又接到了一個檢查組的電話,說馬上就到,那一刻真感覺自己分身乏術。”河南省漯河市一位基層干部說。
山東省濰坊市一位干部也反映,有時一天要接待幾個檢查組,有的內容還相互交織、重復。有的上級督查檢查考核興師動眾但又各行其是,基層沒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往往只能應付,而檢查組也是走馬觀花。這時,檢查者和被檢查者仿佛“心有靈犀”,默契地走走轉轉就算完事。
有的督查檢查考核人員既不愿扎到群眾中去,也不愿動腦筋思考。有的明知基層存在問題,卻不愿查出具體問題所在,只看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回去的時候再總結一些不痛不癢的官話套話交差。
有“選擇性失明失聰”,就有“糊弄式備檢迎檢”。
為應對上級督查檢查考核,有的基層千方百計想對策。有些地方像打造旅游線路一樣打造“經典線路”,上級來督查檢查考核,無論什么主題,去的都是同一條線路、訪的都是同一批對象、聽的都是同一套說辭。有的打造“明星盆景”,參觀點要安排最好的村鎮、最好的企業,沿途經過的地方,該粉刷的粉刷,該拆除的拆除……浙江省建德市一位鄉鎮干部說,有時上級部門說是暗訪式檢查,但實際上迎檢單位早就掌握了暗訪檢查人員、車輛牌號等細節,檢查行蹤都在掌控范圍之內。
上級督查檢查考核搞形式主義,下級迎接督查檢查考核也搞形式主義。安徽省蕪湖市一名基層干部說,對此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仍有人熱衷于這種套路——對上級來說,是“工作我部署了,過程我督查了,現場我也去過了”;對下級來說,則是“工作我做了,上級來查過了,就沒有大問題了”,沉醉于迎來送往,點贊寒暄。
避免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功夫應該下在平時
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是推動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手段,是改進黨的作風、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重要舉措。但是,在一些變了味兒的督查檢查考核中,那些形式主義、勞民傷財、虛頭巴腦的不良做派,卻令基層干部群眾苦不堪言。
有媒體報道,湖北西部某貧困村就對各種走馬觀花的檢查頗有微詞。督查、市縣鎮三級政府檢查、各部門檢查以及組織、扶貧、環境整治等專項抽查,一撥接一撥,幾名村干部經常應付不過來。“上半年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有近10次。”該村的村干部說,他們再三訴苦后,現在已明顯減少,但一個月還是有四五次。
“有的人動輒組團下基層走馬觀花一番,為什么?規避問責所需。有的人認為,自己督查檢查考核之后,面對基層出現的差錯、失誤等就有了托詞——該查的查過了,問題是基層部門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所致,希望能就此撇清責任。”山東省濟南市一名李姓基層干部說。
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已明確規定,督查檢查考核“不能興師動眾,動輒對著縣鄉村和廠礦企業學校,影響地方和基層的正常工作。”
落實好《通知》要求,避免督查檢查考核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功夫應該下在平時,加強常態化了解。如此這般,掌握了解大量具體情況,督查檢查考核時才能慧眼發現政策落地的真實情況,才能發現是否存在問題。
“遏制督查檢查考核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僅要抓住突出現象、重點問題作為突破口,還要注重強化督查檢查考核結果運用,激發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形成勇于擔當作為、敢于抵制歪風邪氣的良好政治生態。”邱巍表示。(章潔 閻洪偉 未央)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