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寧國市堅持多元化治理“微權力”,通過理清職權、加強監督、強化問責,在全市上下形成“微權慎用、微腐必查”的良好氛圍。截至9月份,全市共查處“微腐敗”問題29起3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6人,組織處理21人。
內控機制有效完善。積極推進“微權力”治理,全面梳理崗位權力,圍繞涉及“人、財、物”等重點崗位的權力事項編制權力清單,精準排查權力運行“敏感點”,切實找準權力運行“關節點”、內部管理“薄弱點”以及問題易發“風險點”,有效進行廉政風險防控。同時,圍繞規范權力運行、安全使用資金、群眾滿意與否等方面,建立權力事項規范運行及退出等制度,進一步完善議事、分配、管理、執行、審核等方面制度。
宗旨意識持續強化。在行使權力過程中,以規定的工作流程為前提,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決策和運作方法,將嚴格決策、規范運作和為民服務有機結合;對少數群眾的不理解或不合理要求,耐心解釋引導,使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得到有效落實,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權力運行公信力、透明度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只跑一次”政策不斷落地生根。
自律他律意識不斷提升。推行“微權力”治理以來,群眾依據廉政風險點提示,學會了如何發揮監督作用,更加理直氣壯地監督黨員干部,維護社會公共權益和自身合法權益;全市黨員干部有了自己的“廉潔準則”,“微權力”清單就像一條“警戒線”,時刻警醒著干部不能因違規越線露“丑”,不越雷池半步。全體黨員干部通過“學會辦事、公平辦事、公開辦事、為民辦事”,既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又減少了由于公共事務不透明引發的不必要信訪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法紀效果和社會效果。(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