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中央紀委于近期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這8起典型問題大部分發生在黨的十九大之后,反映出在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下,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心存僥幸,我行我素,違反紀律要求,變著花樣搞“四風”,必須受到黨紀政務嚴肅處理。“風成于上,俗化于下”。當今社會黨風政風與世風民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黨風政風是關鍵,世風民風是風向標。黨風政風決定民風,民風影響黨風政風?!八娘L”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而且受歷史文化、傳統觀念、社會習俗等因素影響,積習難改,積重難返?!耙骑L易俗,天下皆寧?!北仨毎岩骑L易俗作為糾正“四風”的治本之策,狠剎歪風邪氣,遏制陳規陋習,弘揚時代新風。
德潤人心,文化涵養?!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社會中的成員,黨員干部也難免會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浸染,進而侵蝕黨風政風?!柏撃芰俊笨陀^存在,但作為黨員干部,對不良的社會風氣不能無動于衷,更不能隨波逐流,要帶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以良好形象影響帶動群眾,以實際行動抵制不良風氣,以榜樣力量引領新風正氣,“上行下效”,事半功倍?!皣裰辏囊曰?;國家之神,文以鑄之?!秉h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承地方風俗中的人文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倡導現代社會的文明禮儀,革除陋習,移風易俗,形成社會文明新氣象。
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各級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典型事跡和鮮活經驗,加強輿論監督,對那些炫富擺闊現象、傷風敗俗行為,敢于曝光和批評,激濁揚清,抑惡揚善,樹立起鮮明的價值導向,充分發揮移風易俗在糾正“四風”中的治本功能。對各種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寸步不讓,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要加大曝光力度,對查處“四風”問題的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批評,形成震懾氛圍。
固化于制,常態長效。移風易俗的過程中,舊的不合適宜的風俗要及時主動拋棄,新的文明風俗要加以提倡并制度化。只有新的文明的風俗被制度化了,才會被群眾更好地堅持下去,移風易俗才算成功。反對“四風”不僅要內化于心,還要固化于制。必須進一步鞏固各地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形成的良好態勢,強化黨章黨規的規范約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相關規定,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移風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夫,貴在持之以恒,重在實現常態化、長效化。要鍥而不舍正風肅紀,緊盯“四風”老問題,瞄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嚴肅執紀問責,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風化俗、成為習慣。(明光市紀委監委 貢發明)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