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對云南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全省環保督察期間部分督察人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紀律問題,麗江市在省環保督察期間超標準安排接待等問題進行了調查核實,并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
認真梳理通報內容發現,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云南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對麗江市進行環保督察期間,省環保督察麗江組與麗江市政府辦、麗江市接待辦共同商定,確定工作餐標為:早餐每人每天128元,中餐、晚餐每人每天200元,合計每人每天528元,飲料費用另行收取;省環保督察麗江組6名人員未交納應由個人支付的洗衣費、房間電話費、損壞物品賠償費。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組織到16個州(市)進行環保督察的人員,環保督察結束后,均未向當地交納伙食費,回單位后按公務出差標準報銷領取了伙食補助費和市內交通費。麗江市接待辦還存在長期借用下屬單位車輛,公務接待無賬目明細、鋪張浪費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黨的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和全體黨員的行為底線,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高壓之下,仍有極少數黨員干部依然我行我素,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顧,暴露出的是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淡薄,在紀律規矩面前無所畏懼的狂妄、放肆。每人每天128元的早餐、200元的中、晚餐,對一個國家貧困地區而言,這種令人咂舌的消費水平奢侈的近乎離譜。或許有人認為吃點、喝點只能算“小問題”,但“小問題”并不小——作風的背后是紀律,失去了紀律底線,也就開啟了滑向腐敗深淵的不歸路;對頂風違紀的15名黨員干部分別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過、誡勉問責、提醒談話等處分是其不知止、不收斂的恥辱柱---要知道,你吃下的是“大餐”,踐踏的是紀律。
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正定縣委有兩輛吉普車,除了急事,他很少乘坐,總是騎著自行車,穿梭于滹沱河兩岸。他說這樣既省汽油,又能聯系群眾。從滹沱河北到河南,是一片大沙灘,常常需要扛著自行車前行。當地老干部張五普回憶說:“那時我在西兆通公社任書記,他一個人來調研,騎一輛舊自行車,下自行車就和我握手。我問,‘習書記怎么你自己來了,你認得路啊?’習書記用衣袖擦一擦滿頭大汗,說,‘打聽,我打聽著就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常說,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并多次指出:“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他強調,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抓一抓會好轉,松一松就反彈,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要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下去,如果前熱后冷、前緊后松,就會功虧一簣。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一步明確規定,“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這些都充分表明了黨中央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的堅定決心,也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貫徹落實作風建設要求指明了方向。 也由此,紀檢監察機關要把監督挺在前面,強化日常管理監督,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四風”問題,敢抓敢管、長抓長管,及時進行提醒談話、紅臉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管出習慣、化風成俗。進一步加大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查處力度,越往后執紀越嚴;要強化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善用“蹲點式”“面見式”的直接監督,提高精準監督實效;進一步擰緊黨紀螺栓、扎緊制度籬笆,為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劃出更為清晰的不可觸碰的底線,讓制度“長牙”、讓紀律“帶電”,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太和縣紀委監委 秦麗敏)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