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淮南市著力加強政治生態建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和紀律觀念,肅清腐敗分子的遺風遺毒遺痕,進一步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編印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讀本。市委制作了“楊振超、方西屏、曹勇”案件等反面典型警示教材,市紀委自2014年以來共編印了7套警示教育讀本,收錄了該市查處的148個典型案例共計30000余冊,發放到黨員干部手中。通過典型的案件查辦、案例剖析、案景還原,引導關鍵少數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重規矩、以上率下作表率。在“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警示教育中,市委印發了《關于以姚輝案件為反面教材開展“以案促改、整肅立規”工作方案》,以姚輝案件為反面教材,深入做好“以案促改、整肅立規”工作,圍繞“三查三問”,突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深入反思、汲取教訓、以案促改、整肅立規。同時,將2017年以來15個發生過嚴重違紀違法干部的單位(地區)列為重點整改對象,要求將反面典型列入本單位(地區)領導干部對照檢查內容。
利用庭審開展警示教育。把警示教育的課堂前移到庭審現場,提高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近年來,共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政機關干部和公職人員旁聽庭審700余人次,旁聽了安徽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張蘇洲、原副臺長趙紅梅等受賄、貪污腐敗窩案等違法案件的庭審,通過法庭調查、辯論、被告人陳述及當庭宣判等環節,讓參與旁聽的黨員干部親歷了“零距離”的警示教育。今年5月,鳳臺縣委組織部原副部長紀某涉嫌貪污一案在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這是監察體制改革以來,鳳臺縣第一個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也是淮南市紀檢監察系統采取留置措施調查終結,移送司法機關后第一個開庭審理的案件。該縣組織了紀某所在單位黨員干部和其他單位中重要崗位工作人員到場旁聽,庭審現場,再現了紀某從領導干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原因和過程。“聽到公訴人當庭揭露被告人的違法犯罪行為,聽到被告人的當庭懺悔,除了震驚和痛心,帶我給更多的是警醒,黨員干部如果守不住黨紀國法的底線,最后只會像他們一樣后悔莫及。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做到干凈做事、清白做人。”一位參加旁聽的黨員干部表示。
召開千人大會點名道姓進行通報。自2015年以來每年召開一次全市縣處級以上干部、重點部門、重點崗位負責人參加的千人大會,一方面,以市紀委查處的市級重點案件為反面教材,由市紀委進行通報、警示、教育,突出警示案件的鮮活性和觸動性,讓副縣級以上干部感受到腐敗就在身邊,做到以案探源。另一方面,以市檢察院審判的市級重點案件為反面教材,由市檢察院進行違法事實、依據、后果分析,讓大家感受到違法違規違紀的代價和懲罰,做到以案為鑒,2015年以來共通報各類典型案例94件。在2018年8月9日召開的全市“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大會暨開展“三查三問”動員大會上,市紀委對2017年以來查處的22個典型案件進行了通報。
依托各類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廣大黨員赴安徽省第一面黨旗紀念園(小甸集)、省級新四軍紀念林重溫入黨誓詞,做到以案銘誓,夯實培厚黨性基礎。市委班子成員帶頭赴蜀山監獄等地現場接受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到省、市廉政教育基地、市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采取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違紀違法干部懺悔錄等方式,讓廣大黨員從思想和靈魂上受到震撼,筑牢不忘初心的思想基礎;利用微信、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定期發布和推送該市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弘揚正能量,拉響“警報器”,讓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明底線。僅“講嚴立”警示教育以來,市廉政警示教育中心、潘集區廉政法治教育基地等省、市級廉政教育基地共接待黨員干部142批次,3100余名黨員干部受到警示教育。(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