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臧玉林、劉世林二人利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職務之便,將92畝非計稅集體土地虛列在包括自己在內的部分村干部名下,于2008年至2014年虛報冒領種糧綜合直補資金共計59718元,同時設置賬外賬,私設‘小金庫’,用于支付村招待費、日雜用品費等。臧玉林、劉世林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類似這樣的通報,涇縣紀委監委幾乎每個月都會發出一次。
據悉,今年以來,該縣紀檢監察機關持續緊盯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快查嚴處、曝光問責,形成強大震懾。針對脫貧攻堅、民生惠民、“三資”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設、生態環保等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比較突出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縣紀委監委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堅決防止“微腐敗”演變成“大腐敗”。
“群眾利益無小事,‘微腐敗’啃食的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侵蝕的是基層政權,今年又是村居兩委換屆年,我們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打擊。”該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在安排部署專項整治工作時強調。通過對“蒼蠅式”腐敗的常態化整治,今年以來,該縣共查處問題42起,處理64人,黨紀政務處分17人,人民群眾感受到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同時,縣紀委監委堅持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作為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大對扶貧政策、項目、資金、紀律落實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密切關注精準扶貧工作中出現的“數字脫貧”、“假脫貧”、“被脫貧”等問題,集中力量查處重點線索,問責追究突出問題,為推進脫貧攻堅保駕護航。今年以來,全縣共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 29起,處理42人,黨紀政務處分10人,問責31人。
此外,該縣還分兩輪完成了對10個鄉鎮29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巡察期間共談話543人次,發放民主測評表1421分,走訪貧困戶1586戶,查看扶貧項目102個,發現被巡察單位脫貧攻堅領域問題230個,問題線索15件。(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