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監察法第四條規定,監察機關在辦理職務違法犯罪案件過程中,應當與司法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監察機關有效懲治職務違法犯罪,真正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必須推動法法銜接高效順暢,實現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之間相互銜接、相互制衡,實現監察法和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銜接,包括監察程序與刑事訴訟程序、監察法與刑事法的銜接。重慶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切實發揮在實現法法銜接方面的“關口”、“出口”和“窗口”作用,一方面,統籌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的協調配合,實現調查與司法程序之間高效順暢對接,真正使辦案模式由“中途換車”變為“直通車”;另一方面,切實擔起關口職責,嚴格遵循刑事審判的要求和標準審核把關,確保移送的案件是“成品”。截至目前,重慶市各級紀委監委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中,檢察院提起公訴21件23人,法院判決6件6人,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犯罪事實、證據均得到司法機關認定。
健全工作機制,程序上高效有序銜接
完善協作配合辦法。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會同市高法刑事審判二庭、市檢察院公訴二處在《關于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試行)》的基礎上,根據監察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國家監察委員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工作銜接辦法》精神及實際情況,制定出臺《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加強協作配合的實施辦法》,并配套6個文書模板。該辦法細化管轄、移送、起訴、審判各環節,把責任落實到具體內設機構和責任人;案件審理室負責商檢察院、法院指定審判管轄,函請檢察院提前介入,會同審查調查室移送案件,受理退回補充調查,檢察院、法院若對案件定性、處理等有較大分歧意見及時溝通協商,依托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建立無縫連接的3家4級聯動會商機制,等等。
明確一般管轄和指定管轄原則。堅持屬地管轄為原則、指定異地管轄為例外的審理、起訴、審判職務犯罪案件模式,既符合干部管理權限、刑事訴訟法關于屬地管轄原則的要求,又有利于減少環節和發揮當地審判警示教育作用;監察機關調查的案件,需要指定異地審判管轄的,由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向市檢察院公訴二處書面函請指定管轄事宜,市高法立案庭會同刑事審判二庭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并直接指定基層法院審判管轄,減少中級法院指定環節,有效實現直轄市兩級紀委監委與三級法院、檢察院的銜接。如,某區紀委監委辦理的區法院出納李某涉嫌貪污罪一案,需要指定異地審判管轄,根據直接指定管轄制度,市高法次日即指定其他基層法院審判該案。此外,市紀委監委指定區縣紀委監委調查的案件,由被指定區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制作起訴意見書,可直接向被調查人屬地管轄的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加大提前介入力度和質效。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或認定分歧較大的案件,在審查調查室取證工作基本結束、案件主要違紀違法事實基本查清后,案件審理室提前介入審理。案件審理室聚焦案件事實證據、定性處理等進行審核把關,提出提前介入審理的書面意見,提升提前介入質量。如,市紀委監委辦理的王某涉嫌受賄案,案件審理室提前介入期間,對存有較大爭議的1筆受賄金額,經會商研究后,未予認定。提前介入審理后,認為案件符合移送審查起訴條件,在移送審查起訴15日前,函請同級檢察院派員提前介入,檢察官對證據收集、事實認定、案件定性、法律適用、管轄、強制措施、補證意見及需要研究和說明的問題提出書面意見,經案件審理室審核后,及時交由審查調查室進行補證。
建立留置與強制措施無縫對接制度。檢察院公訴部門實行“捕訴一體”,檢察院采取強制措施的同時,紀委監委的留置措施自動解除;對接刑訴法修改新精神,對紀委監委留置案件,檢察院先行拘留,在10日以內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決定,特殊情況下還可延長1日至4日。如,某區紀委監委立案調查的市旅游信息中心原副主任馬某受賄案,該案4月12日移送審查起訴,區檢察院捕訴一體化,次日便決定采取逮捕強制措施。
建立直接退查機制。對市紀委監委移送的案件,市檢察分院、基層檢察院認為需要補充個別證據的,可以交審查調查室補充提供;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需要補充調查的,經市檢察院公訴二處同意并與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溝通后,市檢察分院、基層檢察院可以直接退回調查,不再轉經市檢察院。審查調查室補充提供的證據及形成的補充調查報告,經案件審理室審核后重新移送至檢察院。
堅持依法規范,實體上銜接嚴密順暢
法律文書上做好法法銜接。經調查認為被調查人涉嫌職務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審查調查室形成審查調查報告、《起訴建議書》,連同全部案卷、同步錄音錄像等材料一并移送案件審理室。案卷材料包括證據材料、法律手續和文書,以及被調查人到案經過、量刑情節等方面材料。案件審理室對涉嫌職務犯罪事實,不但在審理報告中單獨表述,還按規定格式形成《起訴意見書》作為附件,采取“報告+附件”的體例,一并提請審議,體現法法銜接。
證據審查標準上做好法法銜接。案件審理室對接“以審判為中心”,嚴格按照刑事審判的證據標準審核處理職務犯罪案件,確保案件證據經得起公訴機關和審判機關的檢驗。案件審理室對職務犯罪案件的證據審核,重點把握“證據法定、程序合法、證據確實充分、被調查人身份事實查清、犯罪事實查清、犯罪情節查清”等6方面原則。如,市監委辦理的杜某涉嫌受賄、貪污、私分國有資產罪一案,在移送檢察機關前,嚴格證據審核標準,對2筆貪污金額未予認定。嚴格按照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規程等規定,在移送檢察機關前做好監察機關內部的非法證據排除,防止移送“帶病”證據。
罪名認定和法條適用上做好法法銜接。案件審理室全面審核案件材料,結合案件事實、犯罪構成要件,對審查調查室認定的犯罪性質、罪名和適用法條進行認真研判、論證,同時審核是否存在“漏罪”“漏犯”等問題,把好移送關口的各個環節,確保定性、處理精準。
量刑情節適用上做好法法銜接。案件審理室對被調查人有無從重、從寬情節嚴格審查,尤其重點關注審查調查室所提的被調查人構成自首、立功、坦白等情節,結合證據狀況仔細研究,提出明確意見。對區縣紀委監委報批的從寬處罰建議實行集體審議制,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對從寬處罰的有關材料進行實體審核,經室務會集體審議后,分管或協管領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有較大分歧意見或者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呈報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審批,必要時提請監委委務會議研究。
移送審查起訴后做好法法銜接。職務犯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并不是案件審理工作的結束,案件審理承辦人密切跟蹤了解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的情況,但不違規過問、干預。如,了解移交檢察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及辯護律師會見后認罪認罰態度,檢察機關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翻供、詢問證人是否有翻證情況以及原因等,形成專門報告呈報委領導,并及時將相關情況通報審查調查室。法院審理職務犯罪案件,案件審理室、審查調查室派員旁聽庭審情況。(重慶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