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涇縣縣委巡察領導小組相繼制定完善巡察整改審核、公開、成果運用、督查督辦和民主評議五項工作機制,抓整改、求實效,著力推進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見底清零”。
建立審核工作機制。建立以巡察組審核為主的巡察辦和巡察組雙重審核制度。要求被巡察單位黨組織在巡察反饋1個月內報送整改方案,在2個月內報送巡察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和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組織落實整改情況報告,重點審核整改方案和“兩報告”是否全面準確實施、整改責任是否落實、整改舉措是否落地、整改成效是否達標,并按要求填寫《縣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呈批表》,規范程序、落實責任。
建立公開工作機制。建立巡察整改情況向黨內通報和向社會公開的工作制度。黨內通報以印發黨內文件等形式為主,除涉及違紀違法案件辦理的情況外,都要原原本本在黨內通報,印發范圍與巡察反饋意見的通報范圍一致。向社會公開主要以在當地紀檢監察網和被巡察單位門戶或黨務、政務公開網站公布的形式進行。對整改情況的“雙公開”,實行由被巡察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把風險關,巡察組組長把內容關,巡察辦會同縣紀委宣傳部把宣傳關的“三把關”原則,按程序填寫《縣委巡察整改情況公開備案表》后發布。今年以來,共有21個被巡察黨組織進行了“雙公開”。
建立成果運用機制。堅持巡察反饋問題“不貳過”原則,把巡察整改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重點對反饋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第二階段是充分運用巡察成果,對共性問題整改,擴大整改成效。定期組織召開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巡察辦提交的共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專項整治清理等工作,并明確責任,指定牽頭單位從制度層面予以規范。截至目前,十三屆縣委共向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提出整改意見218條,督促制定整改措施1497條、完善規章制度264項。先后開展私設“小金庫”、加油卡ETC卡、黨員干部酒駕賭博等14項專項整治。共立案查處私設“小金庫”問題23件處理23人;清理加油卡ETC卡324張11.6萬余元,發現問題線索6條,調查并移送司法機關1人;查處黨員干部酒駕賭博問題176件處理176人。
完善督查督辦機制。以督查督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堅持“四個絕不放過”,即沒有整改的絕不放過,降低整改標準的絕不放過,整改不及時的絕不放過,成果運用沒有舉一反三、沒有進行制度規范、整改效果不明顯的絕不放過。在全縣范圍深入開展以“查漏洞、抓反彈、補短板”為主要內容的“四級”巡視巡察整改情況“回頭看”工作,嚴格按照程序和規定,向被巡察單位黨組織下發《縣委巡察整改督辦函》,進行督辦或約談。今年以來,先后2次對11個鄉鎮、64個縣直單位巡視巡察整改工作開展專項督查,對1個整改不力的黨組進行督辦,并約談黨組書記。
完善民主評議機制??h委堅持開門整改、公開承諾,規定定期召開巡察整改測評會,圍繞整改落實情況,邀請“兩代表一委員”、服務對象等社會各界代表參會,對上一年度被巡察黨組織整改落實情況開展評議測評,并現場打分,對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整改落實情況的測評結果,在全縣范圍內予以通報。對縣委巡察整改測評排名末位和整改督查督辦中發現的整改不力、巡察整改不徹底、整改夸大有水分、整改敷衍有“貳過”的單位,開展巡察“回頭看”,重點查找思想認識不到位、問題整改不徹底、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確保巡察再整改“見人見事見成效”。 (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