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東漢安帝時期的名臣楊震,五十歲時才到州郡任職。他為官清廉,不謀私利,始終以“清白吏”為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謁”。他赴任東萊太守途經昌邑,受他舉薦的昌邑縣令深夜拜訪,送他十斤黃金,楊震嚴詞拒絕說:“我很了解你的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為人。”縣令以“暮夜無知”之詞勸他收下,楊震聲色俱厲,說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清朝乾隆年間,河南巡撫葉存仁離任時,僚屬們臨別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來。葉存仁見狀將饋贈品原封退回,并賦詩一首相贈: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葉存仁不是怕別人知道,而是怕自己知道,這便是清廉的最高境界。
春秋時期,魯國柳下惠夜宿于城門之下,遇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其凍死,便叫她坐到懷里,解開外衣將她裹緊,同坐一夜,沒有發生違禮之事。柳下惠因“坐懷不亂”被譽為“和圣”。明朝焦竑所著《玉堂叢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曹鼐為泰和典史,在一次捕捉盜賊的時候,抓獲了一名美女小偷,因為離衙門較遠,夜間便宿于廟中。期間,女子多次以美色誘惑曹鼐,曹鼐為之心動,實在抵擋不住誘惑時,就寫下“曹鼐不可”四字放在火里燒,再次心動時,再寫再燒。如是數十次,終于戰勝了心魔,保住了自己的名節。
“七?一”期間,我參觀了位于浙江嘉興的南湖革命紀念館,了解了我黨歷史上一些叛黨份子的歷史。中共一大代表、黨的創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代理書記周佛海便是其中典型。作為隱蔽戰線上的重要人員,他不顧黨的紀律,好色成性,在紙醉金迷的大上海十里洋場拋頭露面,四處尋花問柳,最終被捕,變節叛變,給黨的事業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慎獨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層境界。明朝大儒王陽明說:“事變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謹獨’”。反觀當下為官者,一些人心存“天知地知他人不知”的僥幸心理,不注重私德,利用外出開會、學習的機會,干賭博、嫖娼、通奸等違法亂紀之事,受到處理后身敗名裂、追悔莫及;一些人不能正確對待組織的批評教育,不僅不知自省,反而發展到發表反黨亂黨言論,制造、傳播政治謠言的地步,口無遮攔,心無敬畏;一些人癡迷于權力,信奉“大樹底下好乘涼”,四下買官跑官要官,到處“拜碼頭”“找靠山”“做公關”,為自己埋下“定時炸彈”,最終難逃“樹倒猢猻散”的結局;一些人因受女色誘惑,搞“權色交易”,養情人、包二奶、找小三,最后倒在“石榴裙”下,輕者丟官、坐牢,重者喪命;一些人礙于同學、親友情面,“不講正氣講義氣”,利用手中權力,從開始為他人謀私,到后來索賄受賄,貪贓枉法,最終鋃鐺入獄,“始為一念之差,遂至終身莫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來說,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領導干部要自覺培養健康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矩,自覺主動接受監督,不以任何借口拒絕監督,不以任何理由放松監督。領導干部要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嚴以修身,正心明道,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緊密結合,通過以上率下,發揮“關鍵少數”的帶頭示范作用,立穩政德,立齊政德,立好政德。(滁州市瑯琊區紀委監委 張登陽)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