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滁州市南譙區紀委監委通過優化結構、聚焦主業、教育培訓、完善機制,促進轉隸干部與原有人員在思想觀念、履職方式、監督本領上深度融合,以“四個融合”為抓手實現了監察體制改革以來戰斗力最大化的效果。
優化結構,促人員融合。結合監察體制改革,新成立3個紀檢監察室,通過組織考察和談心談話,了解每名轉隸人員性格特點、專業優勢和履職能力,合理配置工作崗位,實現優勢互補。10名轉隸人員除黨風室、審理室、信訪室各充實1名轉隸人員外,其余人員全部安排到紀檢監察室,充實監督執紀一線崗位率達100%。通過相互學習、交叉履職、優勢互補,實現了“走進監察委,就是一家人”的目標,促進人員融合。
聚焦主業,促業務融合。通過參與執紀辦案、案件審理、談話函詢等,加深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理解能力。1-6月,轉隸人員運用第一種形態提醒談話8人、誡勉談話2人、談話函詢3人,參與接訪80次,開展作風建設明察暗訪56次,處置問題線索45條;運用第二和第三種形態參與執紀審查23件,其中扶貧等重點領域案件5件。通過以案代訓、以干促融,促進業務融合。
學習培訓,促能力融合。利用周例會開設《“咬耳扯袖”初探》、《監察委管轄罪名立案標準》、《留置情形適用》等課程,促進互學互通。印發《監察法》、《紀律處分條例》等讀本,連續舉辦黨的十九大、黨紀黨規、法律法規三個培訓班;選派7人參加中紀委業務培訓;抽調9人參加省、市紀委跟班學習;組織觀看該區紀委自編自創的10集系列微動漫《監察之路》;開展“監察沙龍”研討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能力融合。
完善機制,促制度融合。結合該區紀委近年來查辦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和十八大以來中央、省、市、區陸續出臺的30部作風建設相關規定,編印口袋書《鐵律生威》發至每名干部手中,督促他們閱讀。未雨綢繆,制度先行,制定了《區紀委監委干部“每天上班十做到”》、《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聯系部門(鄉鎮)的通知》等文件,梳理匯總、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制度體系,促進制度融合。(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