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黃山市以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為契機,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對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于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決筑牢飲用水源地安全的紀律屏障。
嚴格項目審批紀律。把是否存在違規審批、擅自審批問題項目的行為作為六屆市委第四輪巡察和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點,積極開展自查,督促環保部門嚴把源頭控制關口,切實做到對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一律不批;對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對水源準保護區新、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對違規審批、擅自審批的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嚴肅查處。
嚴格責任督查考核。督促各級政府認真落實抓水源地保護的主體責任。市政府堅持把各級各有關單位落實相關工作責任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責工作評價按干部管理權限送交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作為獎勵懲處、評獎評優、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
嚴格問題線索管理。公布水源地保護投訴電話。暢通群眾舉報破壞水源地水質違法行為的信訪渠道,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和監督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督促環保部門加強日常巡查,對查處的涉及污染飲用水源水體的行為及背后涉及黨員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必須在10日內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嚴格開展“一案雙查”。健全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問題線索移交工作機制》,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案件參考目錄》,從線索移交雙向聯系、重大線索分析研判、環保政策咨詢服務、核查力量組織保障、案件核查質量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和規范相關工作機制,加強和規范對損害生態環境方面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問責。尤其是緊盯“關鍵少數”,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責必問”的要求,堅決做到應追必追、追必從嚴,絕不搞下不為例、網開一面,督促各地各部門及其“一把手”切實擔負起水源地保護的主體責任。(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