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去年以來,潁泉區紀委持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立足再監督職能定位,建立立體化、全方位的監督機制,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實發揮監督航母作用。
建立聯動機制,實現提質提效。理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機構)之間關系,明確職責和監督范圍,構建定位準、關系順、銜接緊、監督強的常態化監督體系,初步形成了黨風政風監督室綜合協調,第一、第二紀檢監察室督促指導,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派駐機構和鎮(街道、園區)紀(工)委的“一線監督”三級聯動監督格局。今年以來,先后開展扶貧、環保、項目建設以及“四風”問題等監督檢查10余次,督查發現問題26個,下發整改通知單15個。
建立互通機制,形成監督合力。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五大專項行動”等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結合“三微”專項整治、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及扶貧領域專項治理等工作,通過印發紀律通知、發送督辦函等方式,督促職能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建立與司法、審計、綜治、信訪等部門的信息傳遞、互通共享機制,及時掌握動態情況,不斷提高發現問題線索的精準度。今年以來,共受理職能部門移交問題線索31個。
建立舉報機制,創新監督方式。進一步規范、提升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職水平,借助微信、微博、網絡等現代媒體,暢通“信、訪、網、電”為主的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充分發揮社會群眾監督作用。今年以來,共受理信訪舉報151件次。借助“執紀監督重心下移進百村”活動,向問題多發、線索比較集中的村派駐9名紀檢監察員,直接把監督力量延伸到最基層,通過組織村“兩委”座談、個別談話、走訪基層群眾、直接受理信訪舉報等方式,切實發揮“探頭”監督、“貼身”監督作用。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立黨員干部廉政檔案庫,實行公務接待用酒和黨員干部婚喪喜慶事宜報備制度,嚴把干部提拔重用、評先評優廉政意見關,通過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列席民主生活會等途徑了解掌握干部情況,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
建立督辦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充分發揮巡視巡察監督利劍作用,加大對省委巡視、市區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的監督檢查和督辦力度,對省委巡視反饋問題突出的4個單位主要負責人、3名鎮紀委書記進行約談。強化監督檢查成果運用,針對扶貧、環保、作風督查及審查監察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下發督辦函18個,督促責任單位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對重點領域再監督再檢查的辦法》《關于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備的通知》等制度文件。
建立問責機制,強化震懾效應。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印發《潁泉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潁泉區黨內問責清單》和《潁泉區扶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拖拉、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等問題,嚴肅問責處理,扶貧領域共問責處理305人,環保領域問責處理54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