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自春秋戰國以來,書就成為了人類傳授知識的工具、傳承經驗的媒介、傳播思想的使者。多讀書、讀好書,可以給人帶來智慧,帶來力量。《之江新語》這本書,語言簡潔明快、觀點敏銳清晰、形式生動活潑、道理淺顯易懂。回想這幾年耕讀的體會,最大的感悟就是思想上發生的“漸變”。
由“修養書”變成了“參考書”。讀書是我多年養成的習慣,但看的書很雜。從小說到雜文、從名人傳記到軍事科技、從古文詩詞到經濟學術,我都喜歡看。第一次接觸《之江新語》這本書,是2014年過年,姐姐給我推薦的。從書名上看,像是跟黨員領導干部修養有關的,仔細翻看才知道,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書記四年多來,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的短論結集。瀏覽其中的目錄,“路就在腳下”、“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樂在人和”、“追求‘慎獨’的高境界”這些文章,確實和提升領導干部修養有些關系,但當我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全部看完的時候,發覺書中不僅講領導干部修養,更多的是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都非常務實,特別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對工作很有幫助。于是,我就把這本書從家中帶到了辦公室,把它從日常的“修養書”變成了工作案頭的“參考書”。
由“參考書”變成了“工具書”。總結、匯報、研討、建議……我日常工作需要整理的文字材料特別多。但自身的知識面和知識儲備畢竟有限,除了平時多聽、多看、多跑外,我的主要方法就是查閱資料。《之江新語》這本書,別看它正文只有272頁,但內容涵蓋面非常廣,政治、經濟、城市、農村、民生、環保……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我整理的材料中也會時常遇到招商引資、環境保護、信訪維穩等方面的專項問題,也都能在其中找到好的觀點、管用的方法。2014年,全黨上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建的材料特別多,而且對思想性要求也特別高,要寫深、寫透確實要下一番功夫。每每遇到疑問的時候,我都會翻開這本書,對應找到相關的文章,認真學習和思考,寫出的文章會更加深刻、貼切。從此,這本書也就由“參考書”就變成了我名副其實的“工具書”。
由“工具書”變成了“指南書”。2015年8月,我被選派到柳溝村任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面對新崗位新挑戰,如何快速地、很好地打開局面?我還是習慣性地翻開了《之江新語》這本“工具書”,希望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還記得,有這么幾篇文章對我當時的思想觸及非常深刻,“心無百姓莫為‘官’”的指引,讓我堅定了服務為民的信心決心;“以發展強村、靠建設美村、抓反哺富村、講文明興村、建法治安村、強班子帶村”的指引,讓我拓展了開篇布局的思維思路;“辦法就在群眾中”的指引,讓我找到了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到村里任職后,我一直把這本書帶在身邊,堅持學習思考,運用書中的方法解決問題,用真心真情為群眾辦實事、小事。那時,這本書對我來說,它的性質又發生了變化,已經不再是查閱資料的“工具書”了,而是變成了踐行宗旨的“指南書”。
由“指南書”變成了“信仰書”。《之江新語》一書,共收錄232篇文章,處處體現著為黨為國為民的情懷,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光輝篇章。這本書的時間跨度是從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距今已有十多年了,但其中的觀點放在今天也依然沒有感到“過時”。“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抓落實如敲釘子”、“莫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等論述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一本書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當年,《資本論》促成了全球社會主義思潮涌動,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之江新語》這本書對于我,卻是影響重大、意義深遠,能夠吸引我四年來堅持不懈地讀下去、學下去、用下去。總結我學習到的不僅是立場觀點、工作方法,更有一種思想上的“升華”,那就是使我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現在,這本書已經升級成為了我的“信仰書”。(徐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